我苏网讯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期间,有人选择走亲访友,有人趁着商场打折疯狂"买买买",还有不少人利用假期举家出游,那么在消费过程中有没有遭遇"陷阱"或者"套路"呢?哪些消费领域"坑"最多呢?今天,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端午假期消费投诉数据和热点,一起去看看哪些消费领域被点名。
2019年端午节三天小长假期间,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消费投诉752件,比2018年端午假期增长了4.3%,其中,线下消费投诉较多,共计629件,占投诉数据的83.6%,线上消费投诉达123件,占投诉数据的16.4%。投诉热点主要集中于旅游出行、综合零售、餐饮消费领域。
旅游出行领域主要存在旅游质量降低,旅游服务名不副实,强迫购物,以及不合理设置退款门槛等问题。比如省消保委6月9号接到消费者宋先生投诉,称6月4号入住南京绿地洲际酒店,付了押金800元,6月6号离店,商家承诺6月7号退还押金,然而三天过去了,押金迟迟未退还。
综合零售领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商品或服务"质次价高"、利用假期临时涨价、商家服务态度差等。餐饮消费领域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优惠宣传与实际不符、用餐环境脏乱差等方面。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傅铮介绍:比如我们接到一个消费者投诉,在口渴了奶茶店消费的时候发现宣传页面上是有买一送一,以及第二杯半价的活动但是并没有明确这个活动的期限是多久,消费者在端午小长假期间去消费,结算时并没有产生优惠,询问商家之后被告知活动期已经结束,此外餐饮方面的投诉包括用餐的环境脏乱差也是比较值得关注的。江苏省消保委将把这752件消费投诉转派至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和消保委进行调解或查处。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今晚18:30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我苏、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董雯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