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影院观看3D电影,却不提供免费3D眼镜。你遭遇过需要自掏腰包购买3D眼镜的尴尬吗?事实上,这是影院的“霸王条款”。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27日发文称,“看3D电影要自费购买3D眼镜”是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记者5日了解到,针对南通地区电影放映行业可能存在的问题条款,南通市市场监管局集中行政约谈了市区22家大中型规模影院,要求各企业及时开展自查整改。
南通市部分影院此前不提供3D眼镜
南通的电影院存在需要自费购买3D眼镜的情况吗?
5日,记者打开手机购票APP“猫眼电影”,随机挑选了市区3家电影院,影院页面上都注明了“免费提供3D眼镜”。但走访中,也有市民反映,自己就曾有过自费购买3D眼镜的经历。“到了电影院门口,工作人员告诉我不提供3D眼镜,要么自带,要么找影院买。”市民杜小姐称,自己就曾在市区一家影院花3元钱购买了一副3D眼镜。悲催的是,后来再来这家影院看电影时,她又忘了带3D眼镜,多花了一次冤枉钱。
3D眼镜,到底由谁买单?采访中,多数市民认为,影院应该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无论自愿购买还是使用影院免费提供的3D眼镜,应该由消费者说了算。
中消协:自费购买3D眼镜是“霸王条款”
影院让消费者自费购买3D眼镜,合理合法吗?
5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方微博发文称,影院将自身义务拆分并转嫁给消费者,加重消费者负担,属于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律师指出,3D眼镜是观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提供3D眼镜是观影服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消费者按照3D电影的票价购买了观影服务,影院经营者就应当依约向消费者提供满足观影要求的全部服务,包括向消费者提供3D眼镜等观影设施。
中消协呼吁,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影院此类行为的监督执法,纠正此类“霸王条款”,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此外,中消协还指出,“保证(3D眼镜)卫生安全也是影院应尽义务。”
影院要求自购3D眼镜观影,请拨12315举报
针对南通地区电影院可能存在的自购3D眼镜观影问题条款,5月31日,市市场监管局集中约谈市区22家大中型规模影院,围绕合同格式条款相关法律规定、违法合同格式条款表现形式、典型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进行了点评和专题培训,同时对各企业自查整改提出要求。
南通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约谈中,此前需要消费者自费购买3D眼镜的几家影院表示,在中消协发文后已经作出整改,目前不再向消费者提供收费眼镜。通过约谈,一家准备从6月1日起不再免费提供3D眼镜的影院意识到了问题,表示将继续免费提供消毒3D眼镜。
5日下午,记者拨打了其中两家被约谈影院的电话,面对“是否要自备或购买3D眼镜”的询问,工作人员称,眼镜由影院免费提供。
根据部署,下一步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将针对影院“霸王条款”展开专项检查,督促电影放映行业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切实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今后消费者若遇到影院要求自购3D眼镜观影的情况,可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