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城市“大动脉”的“守护经” 神秘“地下空间”迎来首批市民参观者

2019年06月03日 14:36:08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引力播

  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就像是为不同种类的市政管线在地下安了一个舒适又安全的“家”。它们的理清了城市的“脉络”,也大大减少了“马路拉链”、“空中蛛网”、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深埋脚下的综合管廊究竟长啥样?苏州的综合管廊又是如何建设的?作为此次“智创未来,地下空间大探秘”地下管线及管廊科普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内容,昨天(6月1日),首批市民参观者跟随综合管廊建设者、管理者,深入神秘“地下空间”,读懂城市“大动脉”的“守护经”。

引力播

  跟随苏州管廊运维人员乘坐电梯深入地下22米,进入“隧道口”,便到了城北路地下综合管廊主线示范段。在宽9.7米、高近5米的管廊中,电力、通信、给水、污水、有线电视、天然气、热力、军用、预留中水等9类管线按照不同功能,在四个舱室内“安家落户”。其中最大的水信舱在容纳管线后仍然十分“宽敞”,不仅能供多人通行,还能为小型检修车辆提供养护、运维的施展空间;由于使用了大量防爆材料和防爆设施,燃气舱造价最高,块头却最小,1.8米以上的高个子参观者,只能弯腰进入其中。

引力播

  “我们现在所在之处,正是整个城北路综合管廊的中心位置。”运维人员介绍,整个城北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长达8公里,从金政街绵延至江宇路。这条“地下长城”中“别有洞天”的景象,引得参观者们纷纷拿出手机留影。

引力播

  “大家可能不知道,咱们现在头顶上方就是水流湍急的西塘河。”城北路综合管廊运维人员告诉参观者,城北路管廊施工经过了河道、轨道交通等复杂地段,此前施工难度很大。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施工以明挖与顶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在元和塘段更是采用了长距离、大截面顶管施工技术,创造了国内现有同类型长距离大截面的矩形顶管之最。“中国第一顶”的称呼由此而来。

引力播

  保证综合管廊项目安全运行,少不了同步配套建设的消防、照明、通风等附属设施,以及监控与报警装置的“火眼金睛”。管廊顶部一处监控预警装置,被细心的参观者迅速“锁定”。“别看它不起眼,防入侵、环境监测、突发状况应急调度等任务统统由它承担。”工作人员表示,管廊内每200米都装有一个监控装置,以确保监控预警功能覆盖全廊段。而在管廊外部,则采用无人机巡查的方式,确保管廊周边没有建设工程不规范施工,最大限度杜绝破坏管廊设施的行为发生。

引力播

  探访活动中,参观者们还走进了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了解综合管廊信息化管理平台如何发挥“智能心脏”的强大功能。在这里,市区所有已建和在建的综合管廊运行状况一览无遗。通过监控预警装备实时传输视频信息,维护人员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24小时密切关注着廊体和“生命管线”的运行状况。

引力播

  苏州市地下管线管理所管理科副科长徐健介绍,作为全国首批10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苏州在完成桑田岛、城北路、澄阳路、太湖新城启动区和太湖新城二期综合管廊五个试点项目、总里程约34公里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目前,春申湖路、高新区纵二路、吴江软件园等多个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在建管廊里程数超过52公里。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运维的要求,苏州各个管廊项目,均构建了信息化、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在传感层实现各类设备的物联互通、智慧传感,在数据层实现各类信息的高速传输、储存共享。各专业管线单位既能按照专业分工负责专业维护,又能服从统一调度管理。到2030年,苏州市市区规划建设约193公里综合管廊,届时,综合管廊将覆盖整个市区,成系统、成规模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助城市环境面貌迈上新台阶。

引力播

  对于此次实地探访,“大开眼界”是参观者们共同的感受。从事通信工程行业的朱斌告诉记者,由于职业原因,他与管廊建设相关工作有着一些接触,对于苏州综合管廊的建设与发展十分关注。“以往对苏州管廊的了解,都来自于同事的描述和工程图纸。此次有机会亲自走进来见到‘真容’,并深入了解了它为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民颜杏官夫妇则感叹道:“规划好、建好、管好、用好地下综合管廊,真正是惠及子孙的百年大计!”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