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书店设计师陈卫新:所有时间的痕迹都是重要的

2019年06月03日 06:15:01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南京,没几个人不知道先锋书店、青果客栈、柴门、云几……提到这些名字,脑海里都会有同一个印象——有文化品味。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休闲场所的空间设计均出自陈卫新之手。

  陈卫新:

  室内建筑师,《中国室内设计年鉴》主编、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评委、《中国室内》编委、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理事、南京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南京筑内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设计师。

  陈卫新1971年在扬州出生,居住在东郊一座有五进的清代徽派建筑的大宅子里,小时候常去镇上看小桥流水,看桥两岸的百姓生活。过去的传统街巷,它的特点就是窄,很可能我家的窗户打开就是你家的后院,你家后院的门打开很可能就是我家的稻田。人与人之间关系非常近,但是关起门来却自成体系。建筑布局其实是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表达,人们可以把自己关闭起来形成自我的世界,但随时打开门就能沟通。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兼容。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令陈卫新对中国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街巷的尺度,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空间设计中,陈卫新也会刻意保留一些时间的痕迹,比如先锋书店地面上的停车线;随园书坊的印刷机,还有一个物理仪器;青果刚进去那面由各种各样的旧抽屉板组成的墙……人是善于联想的,有时候这种联想带来的空间创造力比你后来的设计细节更有力量,激发力也更强。

  先锋书店:城市地标的文化打造

  先锋书店被美国《全球地理》评为全球十佳书店。除了全球十佳,先锋书店还曾被美国CNN赞为“中国最美书店”,2014年,英国BBC评出“全球最美书店”,南京先锋书店也名列其中,这使陈卫新一举成名。

  先锋书店原本是一个巨大的人防地下室,设计中,陈卫新没有翻新、贴瓷砖,而是刻意保留了停车场的气质。“比如停车场留下的停车线、双黄线,这些线本来是交通上的一种图像表达,但是通过书架的摆放,让读者顺着坡道上上下下,这就暗含着人生的轨迹,无不是起起落落,这何尝不是一种修炼,让人在书籍的阅读中得到精神的升华。”陈卫新说。

  他将坡道顶面的结构梁引到两侧墙壁形成18个门拱,门拱上矗立高度达一米的云石壁灯,斜坡两侧有波浪式放书平台,上面由12盏台灯组成,空间立刻立体丰富起来。顶部结构梁之间都有黑白经典照片镶嵌,显得极其安静平实。朴素与简单是最能打动人的,先锋书店内最重要的装饰主体就是书,收银台都是用书垒起来的,让书回归为书店的绝对主角。

  陈卫新在做室内设计时,一般不会对原有的布局做大的改观,而是因势利导,让新理念和旧环境共鸣,创造出全新的意境。他认为,现在很多地方 “千城一面”,忽略了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他希望做出有南京特色的东西。

  紫金山云几:未来生活的美学塑造

  “历史建筑最大的优势就是包含了它本身就带有时间性的元素,这些时间节点很重要,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节点,并且扩大它的价值。”陈卫新说,如果说先锋书店是一种图像的重新解释,那么云几的设计则起源于时间的节点。

  在紫金山脚下悄悄虚掩着半扇门的云几,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曲幽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提起云几的设计灵感,竟然是陈卫新一次偶然的看展,故而与曾经居住于此的宋人有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

  1083-1084年间,北宋的文人在南京有过几次聚会,比如米芾和苏轼都到南京拜访过王安石,而王安石当时就住在现在云几的附近。当时还没有明城墙,王安石每天都要从住处去山里和禅师交流。那么这个事就变成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场景。你想,云几茶空间是一块坡地,由东南走向西北,前面是钟山茶场的一片茶田,出产南京特有的雨花茶,左侧有数株百年梧桐,绿阴如盖,右侧有梅溪蜿蜒而下,隔水相望,山谷梅花缤纷如云。

  在这里是不是正应和了那句,凭几观云,简直太诗意了。

  在陈卫新看来,设计既要“坐古观今”,又要“创设情境”,以实现“悦心悦意”。首先要尊重历史传统,但设计不应拘泥于传统,在传统里,有现代的表达,有当代人的生活与价值观的体现。

  以创意创新实现历史建筑的“合适性”

  建筑布局其实是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表达,人们可以把自己关闭起来形成自我的世界,但随时打开门就能沟通。中国人的传统哲学观念,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兼容。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在陈卫新设计的项目里一一体现。

  近年来,陈卫新一直围绕着紫金山做一些思考。“紫金山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这里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以前我们都将紫金山作为一个纪念地去看待和理解,我想,随着城市的扩大,紫金山已经成为城市中心的一座山,它的角色慢慢改变了,成为一座为城市服务的中心公园。

  陈卫新考虑,重新设计紫金山周边一些空置的车间、办公房,让它们变成传播力更高的一个空间,这样大家对紫金山的理解可以更鲜活、更接地气、更生活化。

  陈卫新理解的创新,不仅仅是一种设计语言,更多地是挖掘城市本身的资源,以创意创新实现历史建筑的“合适性”。南京不仅是一座古都,也是一座创新之城,希望通过具象的项目能把这些思考表达出来。

  “最近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球51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南京整体排名与瑞士苏黎世并列第38位。评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10个一级指标中,南京公共文化参与指标位居全球首位。这就有了一个很棒的基础。”陈卫新说,他对南京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有信心。

  (来源:中国南京周微信公号、南京政协网、江南时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