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人民网”聚焦徐矿
以《看百年煤企如何突围脱困、转型重生
——徐矿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为题
点赞徐矿集团500天以来涅槃重生的发展成就
原文精要
近年来,江苏省徐矿集团采取一系列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稳中求进的新举措,4万名干部职工心中蓄积了满满的正能量,
不仅稳定了百年徐矿的大局,还摸索闯出了一条转型重生的新路。
转型发展中的徐矿集团坚持融入地方、协同发展,突出整体性谋划,以系统思维打造百年煤企转型的“徐矿样本”。
“六大基地”战略布局再出发
近两年,徐矿集团布局了“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新疆煤电化、“一带一路”能源服务、省内清洁能源等“六大能源”基地并取得重要进展,自觉肩负起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的重大使命,推动转型发展向能够干、应该干、干得好的事上聚集。

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装机532万千瓦电力项目在国家能源局评优中排在首位,有望近期获批;

新疆天山公司产能核增750万吨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新疆最大的井工煤矿;

耦合生物质发电和矿区增量配电列入国家试点,签约140亿度,排名江苏售电企业前列;

孟煤三期2.6亿美元服务外包项目运营良好。

土耳其7800万美元服务外包项目实质性运营。
徐矿集团是最早进入新疆的国有煤炭企业,在疆企业资产总额达130亿元,产业涉及煤炭、电力、煤化工、铁路等方面,累计向社会供应煤炭近亿吨、发电240亿千瓦时,上缴各类税费36亿元,带动当地劳动力3000多人就业。

2018年底,徐矿天山矿业公司、张双楼矿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

徐矿成为国内首家获得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标证书的煤炭企业,其矿井绿色闭坑系列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汇聚起推进转型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体两翼” 路径自信共筑梦
目前,徐矿集团正着力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一体”,即煤电化气核心主体产业。“两翼”,即盘活土地铁路存量资源和开发品牌技术无形资源。
凭借 “一实一软”双轮驱动,徐矿力争打造传统国有企业转型的“行业典范”“全国样本”。

徐矿坚持融合发展、企地协同,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治理,潘安湖、九里湖、安国湖湿地公园成为生态建设新亮点,实现企地共赢。
百年名企爱国情怀代代传
徐矿集团是历史悠久的百年名企,1928年成立江苏企业中第一个党支部。百年文化、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如今,4万名徐矿干部职工,正在把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砥砺前行的奋斗情怀、大爱无疆的奉献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情怀、以人为本的为民情怀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