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棚萌主”“稻虾书记”“瓜蒌小哥”…泗阳这群追梦人,有你认识的吗?

2019年05月28日 16:37:53 | 来源:宿迁手机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泗阳县,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用智慧引领、带领百姓致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新村干。

  自2017年起,泗阳县分两批次共招录了452名本土大学生“乡村振兴新村干”,根据“新村干”的专业特长和创业项目,实施分类培养,组织他们到高校开展创业培训,学习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相关知识,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为“新村干”在市场准入、创业场所、创业资金等方面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发放“红创贷”近3000余万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技能才干。

  在里仁乡河滨村的一处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大棚里的莴苣、青蒜等蔬菜长势旺盛,里仁乡“新村干”张凡是这家农场的“棚棚萌主”,此时的她正在查看蔬菜长势。说起今年农场的收益,张凡信心满:"今年预计实现利润50余万元,带动50多人就业,长期的话,先慢慢发展,发展好了再扩大规模。"

  张凡说,她大学毕业后原先在无锡一家公司做了两年的会计工作。去年走上新村干的岗位后,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变重了,为了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经过一番考察和学习,张凡承包了眼前这个100亩蔬菜大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农场也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功带动周边20名村民就业。

  创业讲究效益

  大学生新村干们考虑最多的

  是如何让村里的低收入户和留守人员

  有事做、有钱赚

  裴圩镇新四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秀丽也是一名大学生新村干,自从她担任村干部后,发现村里闲散人员比较多,主要都是一些留守妇女,于是王秀丽决定把他们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考察,以及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秀丽顺利和镇上的一家电子厂合作,在村里开办了这间来料加工厂,吸纳了21名本村留守妇女就业。

  裴圩镇新四村村民:焦秀梅

  以前在家除了带孩子没别的事,现在家门口办起了厂,既不耽误带孩子,每个月还能赚两千多块钱,挺好的。

  王秀丽

  我就觉得应该把学到的知识好好利用起来,最大限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做点贡献。

  截至目前

  全县452名“新村干”累计

  创建专业合作社26个

  创办富民项目287个

  流转土地1.4万余亩

  辐射带动13600余名群众创业就业

  “棚棚萌主”“稻虾书记”“瓜蒌小哥”们

  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扎根沃土、奉献乡村、不负芳华

  农村这个充满希望的田野

  正成为越来越多有志大学生

  追求自身价值、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

  泗阳新村干——你们好样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