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贡献“江苏力量”

2019年05月22日 18:51:5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去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江苏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积极扬长补短、奋力抢抓机遇、在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中担当重大使命,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作出江苏贡献。

  【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随着循环钻机隆隆轰鸣声在太仓特大桥工地响起,沪宁间第三条高速铁路--苏南沿江城际铁路首个钻机施工近日正式开始。这条铁路建成后,沿线8个城市将直接纳入沪宁"1小时高铁圈"。

  中铁上海工程局南沿江城际铁路10标项目指挥长宋斌:“南沿江铁路通过沪通铁路一期的铁路工程一直并入到上海,对于居民出行,以后可以从上海枢纽、南京南枢纽到全国各地。”

  连淮扬镇铁路连淮段的轨道最近刚刚贯通;五峰山公铁合建大桥主缆索股已架设完成;溧阳至宁德高速公路江苏段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8座过江通道、6条铁路、多个30万吨级航道码头在建,4个机场新建或扩建……我省正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同时取消一批跨省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开通一批长三角毗邻地区跨省市公交线路,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夯实基础。

  【创新要素自由流通 产业项目共建共享】

  补交通体系之短,扬实体经济之长,增协调发展之优,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江苏牢记总书记嘱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抓紧推进我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扩散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部署,推动各项协作项目加速落地。2018年底,苏州与上海共同启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服务平台",这是长三角首个两地共建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它将两地1700多家服务机构、近5万台套大型仪器设备纳入共享服务范围。得益于这项政策,董铭彦所在的芯片研发企业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展开合作,运用对方的高端仪器设备进行产品中试。

  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董铭彦:“我们大概可以节省20%左右的研发费用的支出,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也更有动力,去做一些新产品的开发。”

  基于"一盘棋"思路,更多更大的产业合作,正在江苏与长三角其他区域之间有序拓展。我省华虹、中芯长电、星科金朋等龙头企业已在长三角布局产业链;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苏滁现代产业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等一批跨省共建园区,正在将长三角共建共享的产业合作效应不断放大。

  为支持跨区域产业合作,一系列制度屏障也在被打破。5月20日,苏州签发了第一张线上跨省办理的电子营业执照,它是由身在安徽的投资人孙女士登录安徽省政务服务网"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办理。

  苏州诚阊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蕾:“我人在安徽,六个小时就完成了苏州公司的设立,以前在安徽想在苏州成立公司的话,最起码要来回几天的时间,这个平台对于我们创业者非常便捷。”

  【区域污染联防联控 生态环境共商共治】

  设施互联,产业互通,生态环境同样休戚相关。经过多年合作努力,长三角地区摸索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商机制,为绿色长三角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守护"一泓清水",苏浙建立了跨界联合河长制度,共同治理省际界河;上海崇明和江苏南通携手,共建长江口生态保护战略协同区;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建立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为共护"一片蓝天",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成立,"协商统筹、责任共担、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的协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已溢出空气质量改善的"红利"。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冯源 何斐  李泽灏  供片台/苏州台 淮安台 盐城台  编辑/朱一普)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