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返乡行·镇江】建言献策!家乡发展,镇江大咖们这么说...

2019年05月22日 11:24:42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省13座城市,都希望能够借助这次江苏发展大会,进一步找到自己下一阶段发展的着力点,从而在区域发展中唱响自己的声音。那么作为镇江自身而言,应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谋划未来发展呢?在这次的发展大会期间,各界的镇江籍乡贤结合自身的领域经验和回镇感受,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区域协同发展1.jpg

  5月20日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包信和在碧榆园内与镇江市长张叶飞开展深度对话,包信和就人才引进、产业转型与创新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区域协同发展2.jpg

  包信和出生于扬中,目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他认为,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镇江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发展切入点和抓手究竟是什么,从而在与周边城市的角逐中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辨识度。

区域协同发展5.jpg

  镇江籍人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现在国内(城市)GDP各方面都很高,一般人也记不大清楚,3000亿,4000亿,有什么样的区别,但是你如果这个地方有比较特色的产品,人家一提起这个东西,就知道非常有名,苏州最早有个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大家一提起苏州就提起新加坡工业园,无锡一提起来就是互联网,物流网,可能镇江慢慢还要培育比较现代的产业,能让人一讲起来,就是镇江有这样一个东西。

区域协同发展7.jpg

  很多与会的乡贤都有类似的感受,一座城市只有在发展中竖立了鲜明的特色抓手,才能让更多国内外企业了解这座城市的定位,潜在地撬动他们与这座城市合作的切入点。而在建立特色抓手的过程中,有机地接受来自省会南京的溢出效应,以及加强辖市区之间的协作配合,都不失为效果较好的方式。

区域协同发展13.jpg

  镇江籍人士 日本工程院院士 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吴智深 :

  南京今后的发展要多方位的,可能以后和南京的协同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我认为镇江现在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规模不是太大,是一个短板,但是我们制造业有基础,可能我们慢慢地在一些先进的高端装备方面已经有所布局,只要有定力,把高端的整个链条可以竖起来, 以前我们镇江跟日本、韩国交流也比较多,我想可能我们这方面还要下点功夫,以特色来吸引日本、韩国,因为他们在制造这一块更想找到合作的地方,特别是一些高端制造。

区域协同发展11.jpg

  2014年8月22日,《宁镇扬同城化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预示着宁镇扬三市抱团发展新格局全面开启,”宁镇扬一体化”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区域协同发展33.jpg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区域协同发展16.jpg

  而就在前不久,市长张叶飞发表署名文章,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镇江有着”意义””机遇””责任”三个方面的不同寻常。镇江籍人士、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沈迟表示,镇江应在长江经济带核心区中明确自身的定位,从而端正好自身的心态。

  镇江籍人士 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 沈迟:

  我们镇江是处在南京和上海之间的这样一个城市,一方面从大家生活,一体化发展角度来讲,跟南京更密切,但同时也受到上海的强烈辐射,镇江要在上海和南京之间去抓住它自己的机遇,也接受它们这两个城市的辐射。

区域协同发展21.jpg

  2018年7月20日公布的2018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镇江排名第51名;而在今年的4月12日,清华恒大研究院发布了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报告,江苏10座城市上榜,排在镇江前面的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镇江在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榜单中排名第48位,江苏排名第七。

区域协同发展32.jpg

  基于现状,镇江的发展时不我待,但在专家眼中,镇江在竞速发展的队列中不能”人云亦云”,要沉得住气,投入更多资金,做一些短期阶段暂时可能看不到效果的事情和项目。

  镇江籍人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有好多事情不是这么急的,不是说你弄个项目来,今天行,明天可能就不一定行,可能更重要的还是人才培养,一个文化的改变,人才培养,文化改变,在这个地方才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你要急功好利的弄一个招商,搞一个产品来,可能一下子GDP能上去,但是产品每年都在变,但是不变的东西,还是一个文化和人才,是不变的。

  (来源:一起镇江  编辑/徐金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