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天,1800多名海内外江苏人在南京如约相聚,共叙乡情友谊,共话江苏发展。当天下午,三春晖“我苏”讲坛及紫金科技论坛同步举行。作为大主论坛之一的三春晖“我苏”讲坛,以汇聚智慧力量,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众多大家学者荟聚一堂,分享观点。
蔡利平,江苏盐城阜宁人,现任普渡大学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健康与行为科学学院副院长。这些年来,蔡利平每年都会回中国3次以上,在他看来,江苏的文化和旅游有条件成为家乡未来发展的“双翼”。但是文化和旅游的同步发展,关键的问题是究竟怎样融合,目标对象是谁?蔡利平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提了一些建议。
“我觉得大运河这个项目是非常好的平台。应该首先对当地人,让他们生活品质提高,就是我们文化和旅游到底是为谁搞?要鼓励这个当地要保持自己文化的,要耐下心来静下心来来挖掘这些文化的内涵。就是说当地人感到很自豪的东西。他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与自信以后,他们表达出来的那种自信感觉,就会吸引游客。”
江苏是教育大省,教育强省,但是,怎样让每个孩子的学习更富有创造力。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在论坛上先说起一个小实验。
“用可穿戴式传感器监测学生脑电波情况。什么时候学生最不动脑筋,很遗憾,就是学生上课的时候。现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什么时候最动脑筋?是做作业、实验、自学、考试甚至晚上做梦的时候。”
怎样通过合作,让江苏的教育走出一条创新道路,是席酉民一直想做的事。席酉民建议,职业教育要重新转型、重新定位,其次广泛推广融合性教育,以及创建和试点主题性终生学习。
“一种是把人群教育朝两端拉,技能型、工具型由机器人替代,一定有更多人会成为专业精英,给人类创造更好的技术,还有一类人向更高端的拉,他有更强的整合能力、创造性转变,未来教育模式一定是终生追随兴趣的学习、创新与创业教育。”
作为主论坛之一的紫金科技论坛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努力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邀请了八位顶级科学家来做主题演讲,分享最新的前沿科技。
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教授作为首位演讲嘉宾,发表了《人工智能和数学》的主题演讲。邱成桐说,,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江苏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江苏的人工智能发展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要实现这些突破,江苏需要加大对包括数学在内的一些基础学科的投入和研究。
“应用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需要到大量的基础科学(研究)。江苏这个地方是有足够能力来做这个事的,一方面财源足够,人力资源足够,江南一带出了很多数学人才,同时高科技的产业很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