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江苏还“少了点”什么?这些建议“不留后手”

2019年05月20日 18:54:2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20日下午,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分论坛——扬子江工商峰会举行。现场共签约了32个项目,涉及13个设区市,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在苏商思享环节,多位在外创业工作的江苏人也对江苏的发展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并表示,作为家乡人,必须不留“后手”。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分享的主题和他的内容一样“直接”,他出生在无锡,直到15岁出外下海创业,他认为作为一个家乡人,给家乡提建议,可以不留“后手”。在创新方面,他说江苏不差创新的动力,不差高校的资源,而是差在一个关键的数据,那就是创投在这个地区的集中程度。比如,在深圳集中了全中国75%的创投,在硅谷集中了全美国50%以上的创投:

  “江苏集中了中国多少个创投呢?这个数据我没有看到,但是我建议省委、省政府把这个指标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抓手。我们的团队和我们的外协咨询单位普遍认为,这个国家的创投在这个地区的集中度的比例的数据,一定是这个地区能不能引爆创新、企业转型升级的先行指标,当然,这个怎么抓,政府远远比我们老练和熟练。”

  在针对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他也表示,“一般看到的江苏民营企业排名都是按销售额排名的,但对江苏成千上万的民营企业来说,没有机会做到世界500强,那么,对有一定税收和销售额的企业来说,建议政府可以用另一个指标,按照创新占20%、税收占20%、国家级平台占20%等一个篮子的方式排出一份名单,引导他们走“高、精、尖、特”的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支持:

  “这些企业需要哪些支持呢?我觉得给他们解渴的有以下几点,如果由当地政府的平台来进行一个整合基金,对这些你认可的企业做它过桥的还旧借新的周转的话,也就是一个多月,风险很低,但是对企业的促进和给力是巨大的。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第二个建议就是在江苏省专门打造一个政府的奖项叫半百企业,因为他们这样的目标还是够得着的,百年的话还需要两代人的时间。”

  “说”不如“做”,陈志列也现场表示,研祥目前在南京还没有投资,接下来会先期投资100亿元,希望能够陆续在南京投资建设研祥的研发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以及区域总部等。

  如何保证经济的活力和张力,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郁亮也在现场提出了两点建议,包括行业领军企业偏少和要为人才培养和引进创造条件。他结合自身工作发现,最近五年,江苏常住人口净流入数量约为90万,浙江是江苏的1.7倍,广东是江苏的7倍,这与江苏经济大省的地位不是很匹配,也说明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

  “这次发展大会上我们看到不少国际外资企业和知名企业加入进来,这是很好的开始,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本土人才,也需要更多国际化人才,我们要努力提高国际化基础教育水平,让国际人才的孩子能够在江苏接受良好教育,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江苏成为全球高素质人才宜居的首选地。”

  另外,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志源在会上带来消息,与南通通力合作共建的全球最大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生活用纸基地将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在盐城投资建设世界最大最高端的高档白卡纸和新型纺织材料生产基地,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实施;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台湾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表示,乡林集团未来在大陆有超过千亿元投资计划,包括大健康、国际物流等创新产业,为江苏招商引资作出贡献等等。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风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