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 家乡之变】徐州:祖孙三代与煤矿的61年

2019年05月16日 20:52:0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很多记忆已经泛黄,很多变化正在发生。岁月流转,这些人,这些照片,是否有你的时光故事?是否有你的故土情怀?

  时隔两年之后,“江苏最强朋友圈”又要来了!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将于5月20日在南京举行。5月9日起,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系列报道《穿越时光,家乡之变》,带你听时光故事,感受家乡变迁。 

  徐州素以煤炭资源丰富著称,被称为江苏“煤都”,有137年采矿史的徐州矿务集团一直是徐州煤炭产业的龙头企业,1958年就加入徐矿的吕朋忠一家三代都是徐矿人,祖孙三代的工作生活轨迹不仅与徐州矿务集团的发展同步,也反映了徐州从大力开采煤炭资源到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到绿色转型的历史巨变。

  “你看这是井下工作的地方,搁工具的、放东西的,我这都存了多少年了,从82年都30多年了。”拿出当年煤矿的老照片,已经83岁的吕朋忠脸上顿时洋溢出开心的笑容,从1958年加入新庄煤矿筹备处,到1996年退休,老人在徐矿工作了整整41年。从最初的投资买设备、建厂房到煤矿在徐州遍地开花,吕朋忠都曾参与其中。

  吕朋忠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刚开始建井就遇到了打井过流沙过不去的困难,当时有人说苏联专家提出了冷冻法,不过建井的技术人员指出因为投资太大、成本太高,所以只能用土办法建设了支柱、灌浆,进行前期的生产。“生产出来,有了煤炭有了钱,就可以再扩大了。”

  就是用这个土办法,新庄煤矿在井下35水平就见了煤,开采的第三天就达到了年设计产量的平均值。吕朋忠介绍,当时的徐州工业上马、煤炭先行,因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徐州煤矿最多时有250多对,矿工超过10万人。老人对煤矿工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历历在目:“一天明示是8小时,实际上得11小时左右,下完井到了工作地点,你才能算八小时。一般来讲,下井以后近的要半个小时,远的那得要1个小时。后来慢慢发展有电车了,有电车就得上电车,把你送到工作点那就快一点。”

  吕朋忠说,当时的煤矿工人被称为“煤黑子”,下井时仅有头盔上一束矿灯照明,伴随着沉重的敲击声,黑色碎石沿着光线聚拢分散,人上来后,满脸都是煤灰,好几次老婆打照面都没认出来。

  尽管看上去不太体面,但在矿上工作却算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州的“美差儿”,吕朋忠回忆当时坐公交车,一说是煤矿工人,就会有人给让座。

  但是随着徐州的煤炭资源日趋枯竭,关井热潮随之而来,自2015年以来,徐矿集团在徐州矿区共有6对矿井关闭、790万吨产能退出,涉及职工2.1万人。徐矿集团决策层决定,充分发挥百年徐矿的品牌、技术、人才等优势,把包袱变成财富,大力开展以技术和管理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推进徐矿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迈进。

  (图为徐矿食堂与宿舍的变化)

  吕朋忠的儿子吕文东目前在山西的煤矿工作,成为了徐矿通过境内外煤矿服务外包安置的近万名员工之一。“从我的住房来说,我以前只是住一个单人宿舍,以后慢慢矿上给我分福利房,就是我能住一个40多平方的就是住宅,慢慢的变化之后,我就能到徐州来买一套你看这么大的房子。”吕朋忠的儿媳朱亚萍说,尽管目前和丈夫不能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但是全家的生活水平一直在随着徐矿的发展而提高。

  吕朋忠的孙子吕靖慈在大学毕业后也来到了徐矿工作,和长辈们“灰头土脸”的工作环境不同,吕靖慈在徐矿的淮海大数据中心,负责网络维护和厂区的视频监控维护。淮海大数据项目利用关闭矿井后的闲置土地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可容纳3000余机柜的新型数据中心,主要向徐州市及淮海经济区提供数据存储、灾备、计算、分析等信息化服务。

  图为吕文东(父亲)和吕靖慈(儿子)

  尽管工作的方式不一样了,吕靖慈表示,自己会在徐矿转型发展的新兴产业接好长辈传来的“接力棒”:“在未来发展还是要多充实自己,努力学习一些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大数据的发展,为徐矿的发展,做一份努力。”

  江苏是经济强省,也是能源需求大省,徐矿是我省唯一的省属能源实体企业,在“矿没了”的现实状况前,为保障江苏能源供应,开启新的高质量发展空间,徐矿集团根据“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要求,布局和建设了“蒙电送苏”“陕电送苏”“晋焦入苏”、新疆煤电一体化、“一带一路”能源服务和“省内清洁能源”的“六大能源基地”,继续为江苏能源安全提供“徐矿保障”。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文欢 编辑/梁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