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闪耀的小行星,用苏大研究员名字来命名!他到底有多牛?

2019年05月15日 21:51:34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浩瀚星空中,如果有一颗小行星是以你的名字命名,是不是很奇妙?

  近日,记者从苏州大学获悉,国际编号为21633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潘君骅星”!小行星命名是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潘君骅星”正是为了表彰这位中国著名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在应用光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人物名片

  潘君骅院士是我国著名光学专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60年获前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物理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潘院士长期致力于非球面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被前苏联光学界称为潘氏法,并应用于前苏联6米天文望远镜和我国60厘米天文望远镜及2.16米天文望远镜的副镜检验。

  60至70年代,潘院士为我国研制大型光学设备发明了一套重要的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解决了各种光学非球面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

  80至90年代,他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了我国及远东地区最大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研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到苏州大学工作后,他继续从事光学非球面的设计与制造研究,研制出多种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和设备,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著有《非球面光学的设计、加工及检验》一书。

  走进苏大现代光学研究所的办公室,89岁高龄的潘君骅正在为两周后的一场报告会准备课件,一张办公桌上堆满了杂志书籍。见到记者,精神矍铄的他热情打着招呼。

  “很意外,和63年前去前苏联留学一样意外。”谈及获得小行星的命名,潘君骅笑着告诉记者。

  “这颗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2007年11月5日发现于盱眙观测站,当时我对发现新小行星的近地天体望远镜给予了大力的技术支持,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关键零件。”

  在今年4月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国际命名公报,确定“潘君骅星”命名,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永载史册,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潘院士的崇高敬意。

  01 痴迷天文,从兴趣到爱好的转变

  潘君骅对科学研究的孜孜以求,始发于他在少年时期对天文的热爱。“我在清华读的是机械系,但是参加了一些天文社团的学习会,对天文和天文仪器充满兴趣,从那时起就开始痴迷天文望远镜。”潘君骅回忆道,“我还用父亲的老花片和二哥的近视片做了一个小的伽利略望远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天文仪器。”

  潘君骅在后来的工作中根据兴趣和知识积累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种发展模式和中国当时天文光学仪器发展的路径是完全一致的。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天文望远镜设备研究发源于个人爱好,天文光学仪器专家大多是从天文爱好者开始,然后才慢慢职业化。

  1956年,潘君骅赴前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普尔科沃天文台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光学大师马克苏托夫通讯院士,学习天文光学。“在国外的那段日子,整个人就想着要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地吸收知识养分,期盼着学成回国后为国家效力。”

  这期间,他刻苦学习,尤其重视每一次工厂实习和参观的机会,开阔自己的研究视野。潘君骅吸取一切与天文光学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掌握与天文光学仪器制造、设计和检验相关的实际操作,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不放过一切学习的机会。最后,潘君骅以在天文望远镜反射系统方面的出色研究结果,得到答辩专家的一致肯定,获得了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副博士学位。

  马克苏托夫院士在毕业鉴定评语里写道:“潘君骅毕业论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适合于制造望远镜副镜的工艺方法。它将被我们用于制造大望远镜,特别是口径为6米的望远镜的制造上。”马克苏托夫说,指导潘君骅这样的学生,让他感到愉悦和满足。

  02 实践出真知,从不畏挑战

  “留苏期间收获最大的是光学器件的检验方法,这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包括中国大型望远镜的研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爱,所以去不断钻研。”

  凭借着勤奋和执着,潘君骅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学术顶端,没有投机取巧,也没有任何捷径可循。他既不是职业的物理学家,也不是职业的光学家,但潘君骅在很多领域,如在光学设计、光学检测与加工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长春光机所的韩昌元研究员说:“他有一篇两镜系统设计论文,无论在天文、光学,还是在空间领域,都是经典之作,被广泛引用,从非球面来说,用潘君骅院士的解析方法,就能够算出基本参数,不用计算机优化便能接近最优结果。”

  潘君骅在天文光学仪器研制领域默默耕耘,做的多是基础性工作,不具有特别的开创性或是前瞻性,但是在这个领域不可或缺,甚至有些工作可能在当时因无法衡量其价值而被忽视。但是潘君骅一直心无旁骛,专注于此。

  他乐于实践,喜欢动手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想制作比较精密的光学仪器,光学检测方法很重要。当时由于缺乏相关仪器设备,需要我们自己做。”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潘君骅常常自己想办法设计仪器,他的很多光学检测系统都是自己设计出来的,这也让光学检测成为了他的强项。至今,在他的实验室里,有很多设备都是根据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出来的,全世界独一无二。

  “在我们这一行,时常会遇到困难,这太常见了。”潘君骅说。他习惯用简单办法去解决高难问题,这是真正的创新。他考虑的不是这个办法在学术上多么深奥,可以怎样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而是用这个最简单的办法去解决实际光学加工中遇到的问题。

  03 光学全才,最具工程概念

  中国应用光学专家、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王大珩曾说过:潘君骅是最具有工程概念的光学专家。从事应用光学、光学工程,要有工程概念,所谓工程概念就是说他设计的东西,不仅考虑到怎样设计,而且也考虑到根据当时加工制造水平能否做出来、能否实现它。

  潘君骅很多的设计最后都实现了,在技术、工程领域及具体应用领域都得到了有效应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重点攻关2.16米望远镜,在216工程这个项目上,潘君骅的“光学全才”得到了充分体现。

  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设计与制造中的技术困难非常大,作为该项目技术总体组组长,潘君骅在项目的实施和完成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难办事件,大到厂内安装调试望远镜的场地和实施问题;小到副镜调焦试验时,电机反常转动,造成部件损坏的原因等都是他亲临一线解决的。

  国内装调2.16米这么大的望远镜还是第一次,潘君骅不顾20多米高的行车顶部的狭小空间,一连很多天匍匐在行车顶部寻找可以安放光学调试仪器的位置。这台2.16米的望远镜,当时是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这台望远镜在1997年荣获了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不过,让潘君骅最感到自豪的是,这台望远镜至今仍排满了观测任务,“它天天都对准着浩瀚的星空。”

  04 科研不辍,耄耋高龄仍心系国家

  从热血青春的研究生,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前辈长者,潘君骅院士 60多年的光阴全部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光学事业。在他身上,老一辈科学家潜心治学、淡泊名利的品德特征十分明显。说到专业问题,他侃侃而谈,但是说到工作贡献,却总是提及别人的功劳、团队的贡献。即便是2.16米望远镜项目这样重要的科研成果,他也一直说这是个大工程,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生活中的他非常平易近人,和周围的同事、师生都很亲近,经常在科研第一线为大家答疑解惑。在他看来,做工程不能纸上谈兵,要特别注重动手能力。因此,他经常去生产第一线,自己设计的光学仪器常常亲自动手加工,遇到有工人向他请教,他也都耐心地一一解答。无论是年轻时,还是现在,潘君骅都坚持凡事亲力亲为,不当甩手掌柜。

  在潘君骅看来,只要是国家需要的,不管是哪个单位的事情,都会尽责去做,不计回报,不计个人得失。

  (来源/看苏州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