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轧神仙”民俗活动将在本周六如约而至。昨天(5月14日),家住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双虹社区的许祖德,带着自己的20张摄影作品前来,讲述他和“轧神仙”的故事。
《神仙在那里!》许祖德摄于2015年5月30日。
71岁的许祖德是苏州摄影家协会成员。打开他的电脑,存储最多的就是他拍摄的全国各地的人物和风景照,关于家乡苏州的照片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专属于苏州人的“轧神仙”民俗活动让他尤为青睐。
许祖德说,自己儿时的家就在阊门下塘,每逢“轧神仙”,看着家门口川流不息的人潮和各种有趣的民俗、游戏,别提有多带劲儿了!“那个时候,我都是用眼和心记下这浓浓的节庆氛围。直到有了相机,我开始用镜头记录。”后来,“轧神仙”的地点换了好几次,可不论在哪里,只要有时间,许祖德都会背上相机和三脚架赶到现场,用镜头为这场“苏州人的狂欢”做个见证。
记者看到,在许祖德带来的20张不同年份、主题各异的“轧神仙”照片中,既有描绘“神仙”与民同乐的《八仙在人间》《娃娃迎神仙》《我与神仙拍张照》,也不乏《山塘胜迹》《苏州人的狂欢节》等“轧神仙”夜景图,部分还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收录在册,足见其匠心。
这其中,最让许祖德满意的2件作品是《神仙在那里!》和《梳个“神仙头”》。《神仙在那里!》拍摄于2015年,照片中,一个孩子坐在爷爷肩头,可能是第一次“轧神仙”,孩子的眼里充满了疑惑。不远处,一位市民用手一指,似乎在告诉孩子:“神仙就在那里……”这个看似没有关联却又产生勾连的瞬间,被许祖德成功捕捉到,迅速按下快门。另一件作品《梳个“神仙头”》摄于2007年,照片中,一位美女请造型师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复古发型,“轧神仙”现场美发引来市民围观,许祖德将这个瞬间定格,为其取名《梳个“神仙头”》。
作为“轧神仙”的铁粉,许祖德每年都会穿梭于“轧神仙”的人群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主题抓拍现场的细节和市民们的神态,留下值得纪念的瞬间,呈现老苏州的人文关怀与市井百态。每拍完一年“轧神仙”盛况,他都会花心思为每张照片取名,标注好拍摄时间和地点,认真存档。许祖德说,一张张“轧神仙”照片见证了苏州城市的日新月异和发展变迁,这是自己作为老苏州和本土摄影家为家乡做的一件乐事。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