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苏州英雄金瑞生 威震敌胆的苏西北武工队长

2019年05月15日 14:51:08 | 来源:苏州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来看“致敬苏州英雄”系列报道。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江苏省政府在苏州成立。日伪势力强大,而在苏州西北部地区,活跃着一群积极抗日的热血青年,其中就有一位被称为“渔侠”的青年——金瑞生。

  金瑞生亲属金建英说,放在家里要三十年了,这是家里的一个宝贝,现在已经把它捐给相城区档案馆了。

  金建英说的宝贝,是保存在档案盒里这些泛黄的书信。书信的年代,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金建英通信的对象,是一名叫李觉的老人,而信中提及最多的名字,叫做金瑞生。

  金瑞生亲属金建英说,自己每年都要去拜访李觉老人,了解有关金瑞生的那些以前发生的故事。

  20岁那年,金建英在一次扫墓时听到了金瑞生的事迹,这个和自己同姓的烈士,让她既亲切又感动。

  金瑞生亲属金建英说,心情很复杂,回家以后跟她父亲说起。她父亲说是家族的,觉得有一种荣耀感,一心想要把他所有的生平查个清楚。

  金建英花了五六年时间,遍访金瑞生的老战友和村里的同辈老人,将烈士的事迹整理出来,让这段峥嵘岁月得以让后人知晓。

  金瑞生,1913年出生在吴县方浜村一个贫寒的雇农家庭。抗战爆发时,金瑞生在苏州城里跑小生意,目睹了日军暴行。1939年,新四军以“江抗”番号率部东进,团结民众抵抗日寇,受此影响,金瑞生成了一名抗日积极分子。

  金瑞生亲属金建英说,当时认识了他的妻子,叫陈惠珍,看到日寇很暴行,心里有股愤怒的心情。后来也因为参加一些活动坐了半年牢,但是没动摇过他抗日的决心。

  当时的苏州西北部地区正被日伪势力笼罩,日伪军经常“清乡”,民众抗日救亡活动遭到严重破坏。1942年,金瑞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便于开展地下工作,1943年金瑞生和妻子回到家乡方浜村,开了一家小茶馆作掩护,实际上是一个秘密联络点。

  今年87岁的金根木老人,在金瑞生回乡开茶馆那年,才10岁出头。说起当年这个茶馆,他仍记忆犹新。

  方浜村村民金根木说,西边有条河,全是鱼塘,鱼塘边上都是芦苇,北面也全是鱼塘。

  金瑞生亲属金建英说,那个茶馆一发生什么险情,都是从后门出来,直接到那边鱼塘去隐蔽的,逢凶化吉的事情好多。

  与此同时,金瑞生还组织抗日敌后武工队,由他担任队长,多次带领抗日游击小组伏击日伪军,让日伪军闻风丧胆。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北撤,李觉、金瑞生等人奉令留守继续坚持斗争。在之后成立的武工队中,李觉任指导员,金瑞生任队长。1946年1月12号晚,金瑞生、李觉、杨阿考三人潜伏虎丘一带执行任务,没料危险在一瞬间来临。

  金瑞生亲属金建英说,夜里就是住在梅林庙的阁楼上,第二天一早被看庙人跟黄桥保安队报告了,保安队派了30多个人围困了那个梅林庙,打得很激烈。听李觉老人说,金瑞生有个手榴弹没响,在窗口跳下去的时候,在麦田里中弹了。

  为了威胁恐吓百姓,金瑞生的遗体被游街示众。李觉和杨阿考也被捕,后经周恩来出面营救,才幸免于难。

  如今,在姑苏区金星社区的梅林庙旧址,也就是金瑞生牺牲的地方,竖起了这块“血染梅林庙”的纪念碑。

  姑苏区苏锦街道金星社区党总支书记钱建文说,现在这里是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会组织共产党员、学生到这边来缅怀革命先烈,同时也是激励自己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苏州新闻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