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底即将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2019中国漆器艺术精品展暨中国扬州工艺美术精品展”上,扬州工艺美术界多位重磅嘉宾将携精品力作参展。记者获悉,在本次展览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扬州漆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宇将带着自己最新设计的一件作品《海晏河清九龙尊》参展。
创新
首次在漆器中运用“海晏河清”造型
《海晏河清九龙尊》器形大气,腹圆,口沿外翻,尊身雕刻有九条龙,它们或从云雾中钻出半个身子,或从海中跃出,又或有二龙戏珠,或呈蛟龙吐水之势,形态各异。然而,最具特色的还是靠近尊口的那两只玉燕,它们一左一右,依附其上,张开翅膀呈腾飞之势,栩栩如生。
“两年前,我夫人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国宝档案》这个节目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海晏河清尊》,非常漂亮,她就赶紧叫我一起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器形移植到漆器上。”张宇大师的夫人陈美华同是漆器专业出身,职业的敏感性让二人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尤其是这件尊的设计样式,还从未在漆器之中使用过。
电视节目中的《海晏河清尊》是一件瓷器,海晏河清,出自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寓意海晏河清,四海升平。这是景德镇官窑为当年圆明园内海晏堂特制贡品,通体施霁蓝釉。尊身左右饰白釉海燕双耳,形状极其生动。外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它的工艺水平无论是胎料、底釉、烧制、着色、上彩,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说干就干,有了创作的想法之后,张宇便开始了长达三个月时间的构思设计。原本瓷器通体施霁蓝釉,展现大海的深邃幽蓝,对于红雕漆来说,怎样才能表现出海的模样呢?“龙!”张宇设计了九条形态各异的龙,盘旋在尊身之上,在尊的下部,雕刻有水波纹,呈现出浪花的效果,不仅如此,还有礁石在其中。
尝试
由80后夫妻俩“倒班”完成
据介绍,在红雕漆雕刻中,龙是动物题材中难度非常大的一种,除了其本身身体盘旋的弧度以外,龙的头部特别是眼眶处需要向外突出,显示出王者的威严气质,龙爪也必须要遒劲有力,而其中看似不经意的龙鳞,其实才是难度最大的部分,每一片龙鳞的大小、排列,都需要根据其所在的位置进行精细的刻画,呈现出一层叠一层的效果。
难度如此之大,张宇却放心地将雕刻的任务交给了朱贵阳和武丹,他们俩是一对“80后”小夫妻,最初接到任务后的二人感觉压力非常大,“以前从来没有雕过龙,这次不仅要雕龙,还要雕九条龙,很紧张。”
在制作的过程中,为了不浪费一丁点时间,二人索性将其带回家做,每天实行“两班倒”制,一般情况下,武丹从早上6点做到下午2点,朱贵阳则从下午2点,一直做到夜里12点。“每天做完了之后都拍照片给师傅看,请他提出意见,有时候拿不准不敢下刀的,就拿到师傅家里,请他指导之后再继续。”朱贵阳说,经过近半年“两班倒”加班加点的赶工,这件《海晏河清九龙尊》的雕漆部分才正式完成。
点睛
和田玉燕环抱其上
由于本次制作器形造型十分独特,漆器上也从未有此运用,光是脱胎就废了不少工夫,“你注意看底部,是有凸出的一圈,口沿出也有,这对于脱胎是很有难度的,稍微不注意,这个形状就会破坏掉。”负责制坯光漆的尹士宝为该尊专门制作了一个木胎,之后通过层层光漆,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制成了这件尊的外形。
只有雕漆部分还不够,两只玉燕几乎起到了点睛的效果。这两只玉燕均由和田玉制成,由雕漆嵌玉大师蔡玉宏制作而成,“在制作之前,张宇大师为我捏了个模子,让我照着雕。”原来,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制作效果,张宇大师亲手用雕刻了两只燕子的形,再将模型交由蔡玉宏进行玉雕制作。由于玉燕环抱在尊身之上,腹部、翅部和尾部均呈一定的弧度,将雕刻难度增加了不少,不仅要雕出其形态,还要与尊身的弧度相吻合。
“这件产品虽然是移植、借鉴瓷器的器型,但是在漆器制作中,仍属于首创。”扬州漆器厂厂长袁美玲介绍,目前,漆器厂还在开发以其为原形的其它图案产品,希望能够进一步创新扬州漆器的设计和制作。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