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流 云解析|为啥中国故事里的娃娃总在找妈妈

2019年05月12日 02:25:04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专稿 记者/王婕)母亲节,作为这篇解析的作者,我的愿望是天下所有孩子能承欢膝下,所有家庭可以共享天伦。

  因为翻翻中国各种故事,你会发现,怎么这么多孩子在找妈妈甚至是救妈妈啊???

  我是例子的分割线——

  《沉香救母》:我的妈妈是仙女,还有个法力无边的宝莲灯,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她生下我后就被压在了华山下,我爸不行,还得靠我找妈妈!我长大后把山劈了,救她出来——劈山男孩沉香

  《白蛇传》:我的妈妈是蛇精,千年道行那种,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她生下我后就被关进了雷峰塔,我爸不行,连我都不养了,跑路去当了和尚,我妈还得靠我!姑姑把我养大后我中了状元,终于救出了我妈——留守儿童许仕林

  《牛郎织女》:我的妈妈是仙女,身份高贵的公主那种哦,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她生下我后被外婆王母娘娘抓走了,我爸比上面那俩强点,每年挑着我和妹妹在七月初七那天和妈妈相见。剩下的354天,我和妹妹每天都在找妈妈——在这个世界上都不配有姓名的牛郎织女的娃

  《小蝌蚪找妈妈》:“我是谁?我在哪?谁是我妈妈?”打出生起,这是我每天的暴击三连。为了找妈妈,我只能奋力划水,游啊游啊游啊游,突然发现长大后,我就成了她——终于变成了青蛙的小蝌蚪

  《小龙人》:我头上有犄角,身后有尾巴,我有许多小秘密,但我一直找妈妈。最后的最后,神女说,世界都是我妈妈,因为我是龙的传人。讲真这个答案我不满意,我还是想有个具象一点的妈——让无数孩子喜欢却又童年阴影最后终遭禁播的小龙人

  从古代民间故事,到现代动画片电视剧,这么多找妈妈、救妈妈到底是为啥?

  浪漫主义的缺失

  著名儿童作家梅子涵认为,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人缺少浪漫主义——它就是要让你哭,而且哭中不带笑。它不像外国的很多故事,是流泪的,但也是欢喜的。所以他认为当代的儿童作家们应该多写一些浪漫的故事,让更多的母子亲情故事有一个让人感动也让人欢喜的结局。

  梅子涵

  有人说,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母爱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可取代,从小就在寻找妈妈的孩子,长大了即便优秀、成功,内心也可能时时充满了不安全感。希望从故事到现实,妈妈和孩子们都从此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吧,这也大概是妈妈和孩子间,能拥有的最浪漫的事了。

  救母的孩子,都是英雄的替身

  明明还是个宝宝,为什么生下来就要担负起找妈妈、救妈妈的重任?

  著名原创儿童绘本杂志《东方娃娃》的总编辑余丽琼解释说,古代人们受时代局限性的影响,阶级的观念非常重,更重要的是,那时候我们的儿童观还没有形成。这些故事中,救母亲的虽然都是孩子,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孩子,我们把他们当成成人在对待,他们实际上都是英雄的替身。

  余丽琼

  巧合的是,余丽琼正好写过一个团圆故事的原创绘本,名字就叫《团圆》,讲述了外出打工的爸爸和孩子在过年团圆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不存在英雄和拯救,就是一对深爱彼此的父女,有过一年不见的生疏和胆怯,最后小女孩单纯的小心思让人感动。

  幸好我们现在逐渐在开始审视“儿童保卫”,越来越多的去关爱孩子的心理。不要让孩子们在童年便过度的负重前行,毕竟那可能是他们一生中唯一的无忧时光。

  父亲/丈夫角色的缺位

  上述几个故事里,尤其救妈妈的那几个,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妈妈们需要孩子来救,老公呢???

  白蛇传里的许仙,老婆被关后自己为了逃避现实去当了和尚,为爱看破红尘,伟大吗?一点也不,分明是无用和混账。你还有个才满月的儿子啊!幸亏许仙有个姐姐,任劳任怨把弟弟的儿子养大。

  宝莲灯里的沉香父亲,是一位唯唯诺诺的书生,老婆被压在华山下面后只会感叹自己没用,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

  而现代呢?这种情况依旧存在,孩子养育中部分家庭父爱的缺失,丧偶式教育与这几个故事是事实上的殊途同归。

  不少女性婚后因为过于失望,唯一的指望也就成了孩子。孩子对于她们的拯救,实际上也影射了她们对婚姻的绝望和希望的转移。

  所以母亲节也想对爸爸们和丈夫们说一句,请你们也要继续加油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