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张明信片承载一家三代对“轧神仙”的记忆

2019年05月12日 14:48:50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陆维勇展示自己收集的明信片。  记者 严松摄

陆维勇展示自己收集的明信片。记者 严松摄

  今年74岁的陆维勇是一个集邮“发烧友”,从6岁就开始集邮的他,一辈子对明信片和邮票情有独钟。几十年来,他收集的各色明信片和邮票堆满了家中大大小小的角落,甚至连车库也被占用。在数不胜数的明信片中,一组以“轧神仙”为主题的明信片,承载着陆维勇一家三代对“轧神仙”的记忆。

  “在我小时候,父亲每年都会把我架在肩膀上,背着我去‘轧神仙’。”陆维勇回忆说,后来自己有了孩子,也总是用同样的方式带着儿子去“轧神仙”。现在,被背着的孩子早已经变成小孙女,可以说“轧神仙”是他们一家三代共同的记忆。为了给这份记忆留下些什么,陆维勇从2010年开始把目光盯在“轧神仙”主题明信片上。

  “自从2010年有了关于‘轧神仙’的明信片,我就开始收集。”在陆维勇的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他近十年来的收集成果,大大小小、内容不一的明信片摆满了整张长桌,大约60多张。每一张明信片上,陆维勇都细心地找出与画面地点相对应的邮局,贴上邮票,盖上邮戳。“收集明信片一定要盖邮戳,不然就失去了集邮的乐趣。”陆维勇说,自己最得意的就是2015年5月29日盖邮戳的一张明信片。陆维勇所说的这张明信片,是以山塘街景为主要内容,并配上“神仙”吕洞宾驾云飞天的画面,旁边的邮戳上则写着“神仙街(临)1”的字样。陆维勇说,这个邮戳十分珍贵,因为当时盖邮戳的点是临时的,只有“轧神仙”那三天才能去盖,为此他还排了很久的队。

  收集了这么多关于“轧神仙”的明信片,陆维勇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把这些明信片编成册,给更多的人看。“‘轧神仙’是每一个苏州人的记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想展示给大家,也能听听别人关于‘轧神仙’的故事。”陆维勇笑着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