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建在查看机器运行状况。(照片由本人提供)
晚上7时,苏州恒辉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灯火通明。为赶制一批零件,研发部主管陈广建正在生产线上仔细查看。他在一台工作着的加工中心前驻足,询问操作员具体参数,甚至还会拿起工具直接加工。“机器发出的熟悉声音和节奏让我安心,亲手操作让我沉醉其中。”陈广建说。
车工出身的陈广建自称“手艺人”,与零件、机器打了20年交道,从初级技工到中级技工再到高级技工,手上的老茧长了又褪,褪了又长;新专利的数量以每年2项以上的速度攀升,满头青丝却已渐渐灰白。
有了他的专利技术,企业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2倍;经他改进的工艺,产品生产效率提高6倍。他成功主持43项企业技改、研发项目,解决技术难题22个,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1000余万元。靠着手艺,陈广建在创新研发的道路上孜孜以求。
原有的弹簧机主要加工原始的螺旋状弹簧,为了使弹簧机能够加工电子通讯用连接的金属导线,不得不进行针对性技改。在生产过程中,陈广建不断试验,终于灵光一闪,摸到了门道——增加铣削装置,缩减制造工序,成功节约人力与生产成本达30%,同时通过感应开关和电磁阀的合理配置,实现节能45%。
“传统生产诣振柱采用车削工艺,十分浪费材料。”为节省材料,陈广建绞尽脑汁改进工艺,最终利用板材冲压、一次成型。据悉,这一工艺将材料的利用率提高2倍,生产效率提高6倍,班产量由2千个提高到1万2千个。
多年的一线生产经验加上不断学习、沉淀专业知识,让陈广建厚积薄发,自主研发了5款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获得14项国家专利。此外,陈广建重视技能的输出,至今,他已指导、培训公司相关技术岗位132名员工提高技能,累计培训授课课时达1760小时。5名操作工通过考评获得车工、钳工高级技工职业资格证,6人成为企业岗位技术能手,10人获评助理工程师。
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陈广建代表提出的“关于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农民工技能+学历双提升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由主要领导重点督办。
“刚当学徒时,对师傅熟练操作机床感到由衷的崇拜。”在师傅手把手指导下,陈广建尝到了“有手艺”的甜头,特别兴奋。“但在学徒期,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都很大。”职业生涯初期的苦与乐,陈广建已经记不全了,但他永远记得师傅领进门时的教导,并用整个职业生涯践行它:“技能研修永无止境,要抱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件,用心当好手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