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今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今天(5月11号)来自全国肿瘤的专家共同聚焦“精准医学”下的肿瘤治疗。
统计数据显示,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位居男性发病第1位,而乳腺癌为女性发病首位。
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介绍,随着人们对肿瘤的研究的深入,一些精准检测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恶变细胞的“蛛丝马迹”,再通过有效的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这样的“精准”在不同肿瘤的治疗之间差异还很大:“比如肺癌作为发病率最高威胁最严重的肿瘤,目前诊疗水平大幅度提高;而肝胆胰的肿瘤比起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就发展缓慢得多。业内专家常开玩笑说,肺癌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而肝癌还在做基准医学,这主要还是因为肿瘤发病原因不明确。”
从我国癌症发病的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的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我国恶性肿瘤的生存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早发现很重要。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秘书长江泽飞教授以乳腺癌举例,早期发现的乳腺癌的治愈率可以到95%甚至98%,但是目前在很多区域因为诊断偏晚期,或者治疗资源不可及的情况下,并不能实现。所以希望公众更加重视早期发现,而医生患者都能够重视规范治疗,避免过度治疗,也避免不足治疗。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而近年来降低药品进口关税、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医保等举措也早已落地。但肿瘤类创新药审批依然需要“加速度”,对此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秦叔逵教授也建议国家尽快正式成立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新药“把关”,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借助这些专家力量来提高审评审批的效率,专家委员会的参与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可以防范发生技术错误和廉政风险,这也是各国的惯例。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