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59 岁的王成华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苏州站的一名普通客运员。再过一个多月,王成华就要退休了。5 月 7 日,记者获悉,在铁路战线上工作了 41 年,王成华虽然没有特别的成就,但是他 17 年来默默作着一件事,感动了身边所有人。
△王成华去福利中心看望儿子苏旭
收养不成,接受患病弃婴的寄养
5 月的苏州,清晨略带凉意,王成华下了晚班,来不及褪去铁路制服,便匆忙骑着电动车来到位于苏州相城区的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退休前要交接的工作多,都快一周没看到我儿子了,今天给他提点爱吃的来。"
王成华口中的儿子名叫苏旭,即将年满 17 周岁,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由于先天无肛门,新生儿阶段曾接受过 3 次人工肛门植入手术。见到王成华,一脸纯真的苏旭跑过整条走廊扑进了爸爸王成华的怀里。
原来,王成华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去了日本研修。"孩子不在身边,精神上少了寄托,总觉得生活中缺点什么。"加上当时,王成华的爱人从公交司机岗位上辞职已有 12 年。"一直在家,怕她闷坏了。"王成华坦言,他们都很喜欢孩子,便商议决定领养一个。为了这事儿,夫妻俩和远在日本长崎的女儿通了一个多小时的越洋电话,最终达成一致。
打那以后,王成华一休息,便带着妻子泡在民政局和福利院里,四处打听,了解政策。对于领养弃婴,国家有着严苛的规定。王成华夫妇有女儿,不符合当时的领养条件。多次碰壁后,夫妻俩从苏州市儿童福利中心获悉,该中心刚接收了一名唐氏综合征弃婴,新生儿先天无肛门,需要接受植肛手术,目前,由于福利院无单独病房,经过组织讨论,正面向社会寻求寄养家庭。得到消息的当天,王成华夫妻俩就到福利中心办妥了各种寄养手续。
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指导科科长王磊回忆道:"记得 2002 年 9 月 16 日傍晚,好心人在苏州汽车北站候车厅外发现了襁褓中的小苏旭。当时,接报民警在履行完相关手续后把孩子送来这里 …… "小苏旭一出生就被抛弃是可怜,但是遇到王成华夫妇又是他的幸运。王磊称:"小家伙没有关于亲生父母的记忆,一直认定老王夫妇是亲人。"
4 个月内 3 次手术,老王夫妇轮流陪护
寄养之初的 3 个月,小苏旭接受了 3 次手术。儿童福利中心主任助理贺海芬介绍说,"开始半年,老王夫妻俩真没少受罪,送院手术、清理创面、倒班陪护、术后恢复,一些亲生父母也未必能做到这个程度。"王磊又补充道:"每次回访测评的时候,从健康体检到邻里走访,一致地好评让我们确信,当初这次双向选择相当成功。"王成华已经将小苏旭当成自己的小儿子看待,而在小苏旭眼里,王成华就是他的爸爸。
转眼,苏旭已经开始陪伴王成华出入菜场。"他最喜欢吃小馄饨,喝鸡汤,我隔三岔五会为他准备,看着他从爬行到学步,再到奔跑,几乎又重温一遍我女儿的成长经历,内心很欣慰。"然而,长大的苏旭有时也给王成华夫妻制造一些麻烦。"记得他 3 岁那年,我一个疏忽,孩子拿走我兜里的打火机,还点燃了路边鞭炮店的十几捆爆竹,窜天的爆竹差点引燃二楼住户的雨棚,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最终,王成华拿出了赔偿,双方也达成谅解。但通过这件事,王成华意识到,他们夫妻对小苏旭的陪护已容不得半点马虎。
"其实,社会上的一些人对苏旭这样的孩子还是带有偏见的。孩子那时刚学会发声,我带他去公园遛弯,可能想主动接近一些同龄孩子,苏旭会张开手臂跑向对方,但这个动作往往会遭到一些家长的挤兑,他们护住自己的孩子,拒绝苏旭靠近。"回忆起这些往事,王成华眼里闪过一丝无奈。"但这些都没关系,我的邻居们都很待见他,无论是出入家门还是小区,人们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孩子也会笑着招手回应"。王成华说:"他最喜欢家门口 KTV 的老板,每次路过会进去吼几嗓子,然后抓一把糖果放进口袋,我跟着去结账,每次老板都笑着说免单。"
回到福利院的头两年,老王每天送早饭
时光如梭,10 年很快过去了,院方开始联系王成华这样的寄养家庭,商榷孩子回迁的相关事宜。"共同生活了 10 年,我和爱人起初是舍不得的,我们多次去福利院交涉,后来了解到回迁是国家政策,每个家庭给了 3 个月缓冲期。"虽然不免失落,王成华夫妻还是渐渐接受了现实。"那 3 个月,他有什么想要的,我都尽量满足。"王成华说。距离回迁还剩最后几天,他染上风寒,卧床休息了半天,趁着妻子去药房买药,小苏旭倒来热水,翻遍了家里的应急医药箱,找出一包消化药撕开喂给老王,学着老王在浴室给他敲背的动作,嘴里振振有词。那是 10 年来老王第一次湿了眼眶,或许意识到即将分别,小苏旭也突然大哭了起来。
"回到福利院的头两年,小苏旭表现出了不适应,拒绝吃院内提供的早饭,每天毫无缘由地大吵大闹,老王来探望,他总是抱着大腿不让走。"王磊说。
知道儿子喜欢吃小馄饨,两年间,老王养成了每天一早买上小馄饨送去福利院的习惯,看着小苏旭吃完,再收拾碗筷赶着 7:30 上早班。"后来福利院选址扩建,搬到了相城区后,路远了不少,送小馄饨行不通了。我每次去就买些孩子爱吃的,尽量多待一会。"王成华说。
老王有个心愿,给小儿子办场成人礼
苏旭回到福利院的 7 年间,也渐渐习惯了福利院的生活环境。今年 6 月 28 日,在苏州火车站从事客运工作的王成华也即将退休。多年来,老王心里一直有个愿望,他想为这个"小儿子"办场成人礼。记者了解到,苏旭是 2002 年 9 月 16 日到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儿童福利中心的。后来,9 月 16 日便是他的生日。
"孩子到了 18 岁要是没能走上社会,将被移送到成年阶段的残疾人福利中心。成人礼,他的亲生父母陪不了,我不能再缺席。"和王成华入职以来的服务对象不同,苏旭可能永远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感谢。如今,即将年满 17 岁的他,没有说过一句完整的话,每次只能说简单的一两个字。但是正如全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一样,这种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