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锡一个安静寻常的夜晚,
很久没和父母一起吃过饭的女孩,
搭着车来父亲的工作地,
想看看他。
在湖边空旷的工地,
远远地只能看到电焊时发出的微光。
慢慢走近,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他拿着电焊工具,
穿着满是斑驳的电焊服,
他是女孩的正在赶工的父亲,
漆黑的夜晚 他没来得及休息。
第一次看到工作中的父亲,
冷风似乎将她温暖的棉服穿透,
千言万语,
只剩两行泪水......
也许,
这个夜晚,
她看到了父亲为了生活
拼尽全力的样子。
也更理解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个,
无法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夜晚。
对孩子来说,
有时画面比声音更有冲击力......
这个女孩叫韩苏,
出生在兴化农村,
家庭并不富裕,
4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
瞬间打破了他们一家人的幸福。
病理性耳聋,
医生的最终诊断如同晴天霹雳,
让这个曾经爱笑爱闹的“小百灵”逐渐沉默……
经过辗转打听,
韩苏被送到了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
希望在那儿能得到专业的言语康复训练。
但陌生的环境,
反而让她更加封闭自己。
4岁,是一个最需要
被呵护、被疼爱的年纪,
而父母忙于生计,
加之要照顾患有多动症的弟弟,
韩苏成了当时学校里最小的寄宿生。
虽然心中有委屈,
但韩苏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她理解父母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辛苦,
每到周末,
她不但包下家里所有的家务,
还照顾弟弟……
而在学校里,
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
韩苏慢慢打开了心结,
但想要重新开口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为了走出无声世界,
她“缠”着老师,
几十遍、上百遍地纠正口型舌位,
一次次地练习手语表达。
渐渐地,在助听器的帮助下,韩苏几乎可以像健全孩子一样说话了。从再次跨入有声世界的那一刻起,她便知道,这才是值得奋斗的人生舞台,也格外懂得感恩与珍惜……
“江苏好少年”“无锡市十佳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一项项荣誉都见证着她的成长,曾经内敛自卑的女孩早已蜕变:兴趣广泛的她,和同龄人一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吗,不仅在全市听障学生运动会上夺得三金一银,还在日本北海道札幌举办的“第22届甲子园亚洲残疾人棒球比赛”中,获评优秀选手。
虽然,不能用最清晰的语言
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道一声“谢谢”,
但韩苏用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告诉人们,
无声世界里,也会有花开。
努力向上的人更接近阳光。
(来源:无锡eTV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