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从扬州市自然资源局获悉,2018年城市规划年报出炉,年报结合大数据信息,从空间发展、建设项目等方面对现行总规实施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对2018年度扬州规划编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规划年报同时公布了居住和商业人口分布热力图。
2018年城市规划年报显示,2018年是扬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省运会、省园博会成功举办,连淮扬镇高铁、北沿江高铁顺利推进,城市南部快速通道、金湾路全线开放交通,成功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第六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等国际性活动。这一年,扬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代城市公园体系基本建成,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等一批民生实事兑现落实。2018年同时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按照工作要求,扬州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深化控规编制和管理,不断完善“规划一张图”系统:围绕古城保护、城市交通、高品质住宅、城市双修、公园体系等城市发展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为政府重大决策及时提供了规划建议。
据了解,2018年度城市民生类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根据专项规划推进了一批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包括扬州大剧院、广陵公共文化中心、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大广陵学院新校区、技师学院等。以省运会为契机,持续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完成了南部体育馆、广陵区体操馆建设。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完成了市公共卫生中心、新妇女儿童医院等项目的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下达。同时完成了赵庄垃圾填埋场二期、警示教育基地等项目的规划选址手续。
2018年城市规划年报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两个人口分布热力图,居住“热力图”和商业“热力图”。
2018年城市规划年报对职住进行了分析,通过就业、居住人口分布热力图对比发现,扬州城市职住关系呈现如下情况: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陵经济开发区、仙城工业园(南园)等以产业用地为主的区域,就业人口较多;集商业、就业、居住于一体的扬州老城区,邗上—双桥片区、曲江片区、江都老城区等区域,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均较多;西区新城、汤汪片区、城北片区、江都城北片区等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区域,居住人口较多。
通过对重大商办及公共服务设施分析显示:扬州大型商业、商办设施集群效应加剧,扬州商圈形成了“鼎足之势”,满足了老百姓多层次、近距离的消费愿望。项目以城市商业综合体、办公类科技产业基地等为主,主要包括中部文昌乐都汇、中集琼花园,北区新城吾悦广场、华侨城,南区缤格汇、万达广场二期、星辰商务广场,西区五彩世界,东区至成广场(SM购物中心)、江都佳源城市广场、金奥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商业热力图中可看出,京华城商圈人气最旺,达到热力峰值,文昌商圈客流星离散式分布,但人气总量最多,其他商圈客流分布较平均人气有待聚集。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