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贵州省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支医贵州铜仁石阡县的苏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医生刘建刚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是贵州省总工会为全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所颁发的至高荣誉。成绩并非偶然,“五一劳动奖章”的背后凝聚了刘建刚一年来的所有辛劳与付出。
不用筹钱去大医院
家门口来了苏州的好医生
石阡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4月,神经外科医生刘建刚作为首批帮扶成员来到石阡县人民医院时,“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薄弱”是他最大的感受。可三个月帮扶结束后,石阡县人民医院已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刘建刚与苏大附一院的帮扶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力。
“生了病不用筹钱去大医院了,家门口的石阡医院来了苏州的好医生!”当地百姓高兴地说。来到石阡县人民医院后,刘建刚发现当地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发病率比较高,但科室一般选择钻孔引流,患者的预后非常差。详细了解才知道,原来医院没有手术显微镜无法找到出血的血管,即使开颅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也为了医院神经外科未来的发展,刘建刚直接与显微镜设备公司联系,从北京空运了一台显微镜到石阡。有了手术显微镜的助力,神经外科如虎添翼,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瘤、脑肿瘤等都在医院开展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只有在贵阳和遵义三家大型医院才能开展的高难度四级手术,现在在石阡百姓的家门口就能完成了,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更方便,而且费用上也大大减少。
三个月短暂的帮扶结束后,石阡患者成了刘建刚心中最重要的牵挂。在此后近一年的时间内,刘建刚经常利用周末往返于两地,开展手术、教学、会诊等工作。2018年4月,应石阡县人民政府的主动请求与苏大附一院的派遣,刘建刚被任命为石阡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任期一年。
既要治病救人又要强髓造血
为当地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面对医生到院长的身份转变,刘建刚坦言:“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以前主要作为帮扶医生进行神经外科学科上的“强髓造血”,而作为挂职副院长,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医院管理上。
依托苏大附一院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示范基地平台,2018年7月,石阡县人民医院脑卒中防治中心成立,脑卒中“苏州模式”正式落地。可是苏阡两地远程会诊专线开通之初,在信息联通上遇到了最大问题。经苏大附一院全力支持、刘建刚的多番努力,贵州省卫计委专门开通一条省外专线,每周四苏州与石阡两地可连线同时开展脑卒中多学科会诊,使贵州的疑难病例第一时间得到专家治疗。为此,医院还获得贵州省首批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授牌。
脑卒中工作推进得有声有色,刘建刚分管的科教、重点专科、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等也逐渐上了轨道。这时,作为管理者的刘建刚遇到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调动科室的积极性,创造科研的氛围。为了能够使工作顺利进行,刘建刚每周都去重点专科建设科室,对着标准逐条解读、开展科研讲座、学习查文献、组织科室申报课题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医院已经实现科研工作零突破,发表统计源文章27篇,其中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分别在国外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SCI收录文章,申报市级科研立项课题21项,获得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在苏大附一院长期进修归来的医务人员均成为科室的中流砥柱,且重点帮扶的神经外科、心内科技术在市内处于领先水平。
脱贫攻坚拼在一线
医疗保障托底服务人民
今年4月24日,石阡县获批退出贫困县序列,这凝聚了石阡县所有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苏大附一院的医疗帮扶队员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干部家属以及贫困群众做好了医疗保障,同时也为东西部协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刘建刚诊治的患者中,驻村第一书记兰军,因为脑出血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送至医院时已经昏迷,刘建刚团队连夜为他做了手术,术后又通过远程会诊请苏大附一院专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如今他的恢复状况非常好,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同样是脱贫攻坚干部符宁伟,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刘建刚又是连夜为其做了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手术历时6个多小时,结束时已经天亮,但因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救治,没有留下后遗症。
石阡县副县长石凌燕这样评价刘建刚一年来的帮扶工作:一是奉献。他为石阡人民付出了很多艰辛,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放弃对家里老小的照顾、放弃国外进修的机会,只因我们需要他,这样的牺牲与奉献精神正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与执着信念;二是成绩。不仅开展神经外科的业务,还培养专科人才,同时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填补县医院的医学空白,使县里的医疗技术水平一次次迈上新台阶,县里的病人就医体验迅速提升,不仅解决了痛苦,还为他们减轻了经济负担;三是精神。刘建刚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要有病人,就能放下一切,第一时间进手术室。他总是说,“病人的救治,比什么都重要!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每每周末,他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带着团队义诊、去医共体单位指导工作,和困难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白发鬓霜为谁染?一方土地与人民!回顾这一年,刘建刚每天的24小时大多给了工作,即使双鬓已添几许白发,但奉献让他感到充实而快乐,看着医院一天天强起来,患者一天天好起来,这样的幸福无以言说。
(来源:引力播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