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锤安装、刹车板固定,哪怕最小一个零件的位置和螺丝钉的扭力,对于一台汽车而言,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无锡中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制造中心总装车间担任操作工的高成楼,自入行起便从事汽车装配及检验工作,连续19年深耕生产一线最前沿,从一名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
学徒忙“偷师”,成长为多面手
“成楼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公司同事们对高成楼的印象。“大型客车内装分工明确,每个项目都有特定的人手,能够支援每一个岗位可不是容易活。”2000年从无锡市天元技校毕业,高成楼就进入这家企业,一直干到了今天。他每天在工位上把活儿做完后,还喜欢去别的岗位“溜达”,仔细观察师傅们的操作,对不懂的地方还会开口请教。了解多了之后,一旦哪个工位有人请假,他就会主动请缨及时顶上,一边学习一边操作。如今他把整辆车的内装流程都摸透了,俨然
成了多面手。
“从前装灯,看不见也伸不进手,只能靠手指摸,现成的扳手都不称手,干活效率很低,安装效果也是千人千样。”为解决拧螺丝的难题,高成楼凭借日常工作的经验,自己设计了一款能派上用场的专用扳手。他画出图纸,请工厂帮忙定制,最终使汽车大灯安装实现了统一规格、安装到位,实现了图纸上的设计。他设计的扳手也在公司推广开来。
工作多年,高成楼始终刻苦钻研,提出问题的同时设计解决方案。“公司要求员工每年读一本书并分享。高成楼总是读完自己的书后,再把其他职工的书借过来读”,高成楼的这一点让其“顶头上司”沈建铭十分感动。沈建铭介绍,公司设计员绘制的图纸更偏重理论上的合理,但要完成设计要求,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很多的保障。也有些设计员对工厂实际运用的设备不太了解,给出的方案较难操作,需要安装员自己弥补其中的不足,高成楼就是其中一把好手,他主动到工具科借阅了大量资料,对于安装工作很有自己的见地,还常能给设计师提出合理化建议。
安全生产把关严, 这个师傅有些“轴”
“喜欢钻,有韧劲,比较轴”,这是沈建铭对高成楼的评价。工作中碰到瓶颈,高成楼往往不睡觉也不回家,会死磕到底,直到有了眉目才喜笑颜开。对于他的“轴”,公司给予了很高评价,也放心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客车内装无法依靠机器,全要人工操作。高成楼带队时对内装工艺要求很严格,不允许缝隙宽宽窄窄,不达标的会坚持拆掉重做。”正因如此,去年在检验岗位严重缺员的情况下,公司第一时间想到了高成楼,借调他从事检验工作,在生产过程他多次纠正并指导安装工人对安装不到位的部件进行整改。连续加班加点,在生产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检验工作。
在高成楼的眼中,公司早已成为他的半个家。2018年公司改革,他选择留下来继续为新公司效力。因为他坚信,新的公司一定会有属于他的更大舞台。去年9月新公司成立之初,为能尽快恢复生产,生产部门进行调整,小到原公司车间内的工具收集整理、废弃物清理、工作场地清洁,大到公司各部门的转移搬迁,工作量巨大。高成楼凭借自己的一专多能大显身手,带领员工一起开展搬运、修理、油漆等工作,打造出崭新的工作环境。
19年来,高成楼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工作中勇挑重担、尽心尽责,默默无闻地奋战在汽车装配、检验工作的第一线,多次被评为“公司个人先进”和“工会积极分子”。近日,他荣获了2019年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