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近6年来,应者云集、成果丰硕,众多国家大道同行,千年丝路焕发光彩。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江苏,领风气之先、行务实之举,在“一带一路”壮阔画卷上编织着精美的江苏锦绣。6年中,江苏广电总台的数十名记者,先后4次奔赴20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跟随那些跋涉的足迹、奋斗的身影,见证伟大构想的起笔落墨、挥洒裕如。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一带一路江苏风》第四季——大道同行。让我们一起倾听“一带一路”上命运联结处、梦想汇聚时最动人的交响!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带着丰硕的成果落下了帷幕,六大类283项重大成果令人惊喜,其中不乏来自江苏的靓丽身影。16个"中外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的合作项目"中,江苏占有2项且位居前列,分别是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和柬埔寨西港特区。 "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园区"究竟如何炼成?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朱趁义:大家好,我叫朱趁义,在柬埔寨西港特区从事招商工作,大家猜猜看我现在哪?是不是很像酒店?其实这就是我们刚刚落成的员工公寓,看起来还不错吧。你一定想不到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现在我们园区不仅设施完善,还吸引了153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29000个,就连习主席都为我们点赞呢。
这几天,驻外近10年的朱趁义自拍的这段柬埔寨西港特区员工公寓的视频,收获了众多好友的点赞和留言。今天的西港特区,厂房整饬,道路畅通,绿意葱茏,一派活力景象。每天清晨,上万名工人涌入园区企业上班,曾经以养牛为生的农民纷纷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25岁的欧莎妮便是其中一位,她现在在园区内一家中资企业担任翻译,每月可以拿到400美金,几乎是当地公务员收入的2倍。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员工欧莎妮:如果没有这个工厂,只有做种田、放牛、养鸡养什么的,现在我们收入也越来越改变很多。
和欧莎妮一样,越来越多的柬埔寨年轻人怀着梦想来到西港特区。在这里,特区企业不仅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还进行免费的中文教学和技能培训。2018年,由中国政府援建的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也在园区落成,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正帮助当地年轻人拓宽眼界、改变命运。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副校长尤文那:西港特区一直很重视学校的发展,未来我们也会结合园区的需求,为园区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从最初的几家工厂,到目前153家企业、2.9万人就业。在西港特区的带动下,2018年,西哈努克省年人均收入达到3358美元,在柬埔寨全国名列前茅。
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习主席他专门赞扬我们的西港特区,他说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应该讲是由于我们江苏这样一个开放的大省,形成的比较深厚的积淀,才有可能在外面开这样一朵花,这是我们江苏人的贡献和自豪。
以园区为纽带,西哈努克省与江苏省在经贸、文化、教育、医疗多领域互动频繁、合作密切。西港特区已成为中柬两国"民心相通"的缩影,这个"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园区正在迎来2.0的新时代。
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长润明:一带一路提出近六年来,西哈努克港非常契合一带一路的发展,给柬埔寨人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希望将来能有更多项目合作。
不只在柬埔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六年来,江苏通过做大做强境外合作园区,为企业搭建开放平台。目前,江苏已有3家国家级境外园区、3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1家共建园区。从东南亚的雨林到中东的大漠,从瓜果飘香的中亚到烈日炎炎的非洲……一个个带有江苏印记的境外园区已经成为江苏与世界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亮丽名片。至2020年,江苏将建成8-10家国家级和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周常青:我们对海外园区的发展,用建工厂和建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带动企业进一步来拓展当地的市场,国家把现代供应链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推进,我们现在在海外也要打造一个现代供应链的体系,帮助企业抱团出海,把中国的装备、服务管理、标准都带到海外,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赵建军: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和支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特别是境外园区建设,形成了江苏的"重资产投资运营",和"轻资产管理输出"这样一种境外园区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得到了国家方面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刚刚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是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们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能够再上新台阶。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赵夏楠 董馨蔚 李扬 罗飞 供片台/无锡台 编辑/刘瑷辉)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