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花8分20秒关注宿迁!点赞耿车镇的涅槃重生

2019年04月24日 16:10:5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4月24日早上播出的《朝闻天下》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耿车:“垃圾小镇”的涅槃重生》为题,用了8分20秒,再次关注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从垃圾塑料遍地堆到绿水青山相映成辉的生态发展之路。

  在江苏省宿迁市有一个名叫耿车的小镇。2016年以前,这里曾经是一个“黑烟毒气满天飞,垃圾塑料遍地堆”的地方,经过几年的转型发展,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拥有绿水青山的富裕小镇。

  小学生 夏海洋:这个就是我们当时每户干塑料的这些工厂,这些就是每户人家住的地方,这个就是他们干塑料会把一些废弃的塑料颗粒什么用火烧,就产生这些黑色的烟雾。然后我幻想着创造一辆车,把这些黑色的烟雾吸到车里面,然后就会变成后面的这些绿水蓝天,有花有草的地方。

  这幅画,是夏海洋和小伙伴们在2015年画的,那时候他才9岁。当时他们生活的耿车镇,几乎每天都笼罩在塑料焚烧的烟雾当中。如今这幅画收藏在耿车电商产业园的展厅里,这里记录了耿车镇的过去和艰难转型,有宾客参观或者商家洽谈时,第一站都是这里。

  这是2015年的耿车镇,全镇8800多户,几乎家家都有人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产业。塑料垃圾堆随处可见,河流发臭发黑,烟雾四处飘荡,耿车镇成了“垃圾小镇”。

  耿车镇居民 邱永信:上至八十三,下至手里搀,都会(分拣)这个塑料。

  耿车镇最开始的塑料回收加工,发端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耿车镇居民 邱永信:那会儿是吃不上饭,只能说解决温饱问题都是了不起的了。后来公社党委要求,向破烂进军,名字起了个叫“破烂堆里扒黄金”,我们先解决温饱问题。

  今年68岁的邱永信,当时成了全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1983年开始,他带着家人收购、分拣、加工废旧塑料,买卖十分红火。

  耿车镇居民 邱永信:那时候我一开始干,我一年能赚十万八万,也非常不简单了。买一辆旧的普桑车,可不得了了,买到家,小孩子大人一起到跟前看看,买小车了!

  看到邱永信赚了钱,村里、镇里的人也纷纷做起了塑料回收加工的生意,后来发展为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齐转”的“耿车模式”。最高峰的时候,耿车镇有3400多个废旧物资加工户,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基地。

  此后的30年里,“耿车模式”带富了一方百姓,但也带来了环境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耿车空气质量超标20倍,河流水质是劣V类水,被环保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虽然宿迁市也有过多次整治,但是效果不理想。

  耿车镇居民 邱永信:有亲戚来,还有12里,说闻到塑料味了。一到我们村里看到处都是垃圾,那水都是“黑酱油”,讲点卫生的,说老实话连茶都懒得喝。(大家说)耿车有钱,光要钱不要命,光顾自己的口袋,不顾自己的子孙后代!

  夏海洋的父亲夏和虎,在2007年经营起了塑料回收加工厂,儿子夏海洋那时候刚一岁。

  记者:那你没有担心污染会对他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吗?

  夏海洋的父亲 夏和虎:担心,肯定担心。我们作为家长,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给他衣食住行,但是这个空气什么的给不了,我们心里面也多少有点愧疚。

  耿车镇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大多集中在清洗、破碎、造粒等产业链最低端,行业整体利润很少。2015年成交额约30亿元,行业利润仅1.5亿元。如果要治理产生的污染,需花费10多亿元,是行业年利润的七倍左右。

  耿车镇党委书记 徐光良:老百姓有强烈的改变自身居住环境的这种愿望,同时我们中央也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从2016年开始,宿迁全面打响了整治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的攻坚战。当时耿车镇有3400多个废旧物资加工户,几乎都存在着证照不全、超范围经营、违规用地、超标排污等各种违法问题。但真要整治,阻力很大,当地党委决定,先拿党员家庭开刀。

  耿车镇党委书记 徐光良:我们全镇132名村组的干部有98名在做废旧物资,所以我们要做村组干部的工作。第一个拆除自家的废旧塑料加工设备的是我们的党员,第一个跳进沟塘组织清淤的也是我们的党员。

  张先进是大众村村委会副主任,也是当时耿车镇最大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户,镇党委就把大众村536家经营户的治理工作交给张先进负责。

  耿车镇居民 张先进:当时我心里面不服气,认为塑料搞了几十年,说被砍掉就被砍掉了吗?那时候确实心里面有抵触。

  为了帮助经营户转型发展,各级政府下拨资金,出台多项优惠政策。转型发展板材家具、塑料制品的,可以获得新购设备价格10%的补助,如果发展农业园艺,可以获得大棚建设资金40%的补助。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张先进决定关停自家企业,同时做起了乡亲们的工作。

  耿车镇居民 张先进:通过政府引导,逐渐环保重视,后来才认识到这一块确实不可取的,污染确实相当大。钱袋子鼓起来了,寿命缩短了。

  400多名政府工作人员,逐家逐户上门做动员,党员经营户带头示范。历时2个多月,耿车镇治理了3400多个经营户,对55万多吨废旧物资和垃圾,实行环保焚烧和集中填埋处理。生态治理和修复也同步进行。

  耿车镇党委书记 徐光良:我们最近三年的时间,全镇的补助初步的统计在3500万,这个补助确实都是空前的,而且补助在很短的时间就全部到位了。

  三年来,耿车镇投资5.5亿元建设生态宜居家园、生态环保创业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吸引了一批新的企业落户,同时,原有的废旧物资加工户,一大半已经实现转型。去年,耿车镇企业的销售额达到50多亿元,比2015年增加20多亿元,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多元,比2015年增加4000多元。

  耿车镇居民 张先进:我目前有21余个大棚,多肉的存放量有1200万株,带动工人80多人就业。咱们的大棚补助资金大概有300万元左右,每天的销售量大概一万多元,接近两万元,有40%的利润。

  夏海洋的父亲,也转型做起了家具生产和网络销售。

  夏海洋的父亲 夏和虎:这个地方以前就是我搞塑料的时候一个大厂房,这个地方现在改造成一个小小的广场,以前这里面的水全是黑的。现在,你看边上都是树,而且这个河里面水也是清的,到夏天的时候,荷花都开满了塘子。

  这一天,夏海洋正在帮着弟弟完成一张幼儿园作业画《春天》,画的也是耿车镇。

  小学生 夏海洋:现在这边空气都变得很好了,然后到处都是这些大树呀,然后有花呀、草呀之类的。

  耿车镇党委书记 徐光良:今年我们把家具(生产)的粉尘整治作为重点,争取做到零排放,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