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金坛解放的这一天

2019年04月24日 10:24:48 | 来源:金坛手机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49年4月21日子夜,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令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4月23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八团冒雨行军,当部队越过里庄桥进入金坛地界时,与敌交警五总队和苏保七团遭遇,战斗十多分钟,俘敌300余人,余敌乘黑逃窜。24日凌晨2时,一七八团从丹阳门和北门进入金坛城内,金坛宣告解放。

  孙培生:“解放军比想象中和蔼可亲”

  70年前,时年18岁的孙培生是天复中学的学生。4月23日,孙培生去找在老鸭塘附近米厂做账房先生的父亲,在路上他看到有十多个国民党军人行色匆匆,往南边顾龙山方向奔走。

  “那时心情就开始紧张了,之前听到一些传言说解放军要打来了”,孙培生那时听了一些国民党恶意散布的谣言误以为解放军不是好人。当天晚上,远处隐约传来枪声,孙培生一家都很害怕,用桌子死死堵住门口,又把棉被搭在桌子上以防枪弹。到凌晨枪声停了,不久后有整齐有力的脚步声从家门口经过,解放军进城了。

  “那时候虽然害怕,但也很好奇”,待天蒙蒙亮,孙培生就透过门缝往外看,他看到有解放军就在街道两旁,倚墙靠树,抱枪休整。

  看到解放军为了不惊动老百姓就在路边休息,孙培生壮着胆子打开家门,走到解放军中间,“他们都很友善地对我笑,有的还唱起了红歌,特别和蔼可亲,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不是坏人。”

  李俊杰:“开始以为是国民党冒充解放军敲门”

  70年前的4月24日是周末,正在金坛师范学校读二年级的李俊杰没有下乡回家。因为害怕国民党强抓壮丁,学校老师将留校的40余名学生集合到一起,并用课桌堵住了学校大门。

  早上四五点钟,有人敲校门,称自己是解放军,“我们当时都不相信,猜想是国民党冒充的”,李俊杰告诉记者,当时他们还觉得奇怪,如果真是国民党多次敲门不开,肯定会骂骂咧咧,说不定还会强行破门。

  直到三小时后,学校的一名校工在门外告诉师生,金坛解放了,校门口真的是解放军。校门打开后,等待多时的解放军一点不恼,和颜悦色地向师生宣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动员大家在中共金坛县委成立后积极报名参加工作。

  李俊杰走出校门在街上看到,到处都是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十分热闹。因为一七八团接上级命令,要立刻出发向溧阳方向追歼逃敌,所以群众对解放军既是欢迎又是欢送。

  原金坛党史工委主任于留青(曾参与《金坛革命斗争史》、《走向辉煌》等书籍的编写工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问:在书籍的编写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4月24日金坛解放时的事?

  答:当时一七八团的政委徐放就是我们金坛人,在攻城前一七八团做好了城内有敌人的准备,徐放熟悉地形,分析主攻方向可以放在那时居民较少、相对荒凉的丹阳门。后来快接近城边时,侦察员报告城内的敌军早已经全部逃走了。

  问:1945—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下的金坛是怎样的?

  答:可以说是水深火热,国民党不仅对老百姓实行法西斯统治,对新四军留守人员、武工队员和地方干部群众,更是不断地清剿、逮捕、屠杀。

  问:金坛解放前的形势是怎样的?

  答:1949年2月,根据中共茅山工委“迅速建立和发展武装,迎接解放”的指示,金坛地区的党员纷纷取出埋藏的武器弹药,组织武装,许多地区的乡、保长大部分在武工队的控制之中。4月22—23日,国民党金坛县主要领导人带领党、政、军、警、特人员仓皇南逃,国民党在金坛的反动统治机构彻底瓦解。

  问:您觉得金坛得以解放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首先是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其次是拥有能打善战的武工队,他们是留守坚持斗争的主力军;最重要的是金坛人民有着不怕牺牲、坚强无畏的光荣革命传统。

  问:今年是金坛解放70周年,您有什么想说的话?

  答: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经过多年抗战、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时代和环境,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来源:金坛手机台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