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新闻早报》推出系列报道《镇江解放见证人》,重温那段红色岁月,致敬镇江解放70周年,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杨荣章,1928年出生于泰兴宣堡镇,离休前曾任镇江市电子工业局县处级调研员。幼年时,杨荣章就参加了儿童团,激发了爱国热情,后来当上民兵,扛枪,站岗,放哨。20岁那年,杨荣章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
如今,杨荣章老人已是91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聊起当年解放镇江的情景,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杨荣章记得,1949年4月23号,天刚蒙蒙亮,他所在的部队开始渡江,八兵团的侦察部队首先进入镇江城。由于当时集结在六圩码头的大批解放军需要渡江,侦察部队动员镇江联和轮船公司组织船只去六圩迎接解放军。会长陆小波主持的镇江商会也组织了几艘商船加入到运送解放军的行列。
杨荣章回忆,4月23号上午大约9点多,解放军一支先头部队沿金山河、小码头街进入了镇江市区。随后大部队从江北的六圩码头登船直抵镇江。登陆后,城内的敌兵四处逃散,解放军迅速分头占领要塞,控制住城内外各个制高点,切断了交通运输线路,银行、机要、媒体等单位也实行了军事管制。

解放军大部队到达镇江后,杨荣章所在的队伍作为解放军后续部队也登船渡江。他记得,当时敌军飞机轰炸不断,为了克服恐惧心理、鼓舞士气,他所在的轮船上近200名战士不约而同唱起了军歌。幸运的是,大约在上午十点左右,杨荣章乘坐的轮船成功躲过了敌军轰炸,安全抵达镇江。

回忆到这里,杨荣章激动地拿出了一张他年轻时穿军装的老照片,他说,这是他来到镇江的第一张照片,也是他第一次穿上军装。
在杨荣章的记忆里,宣告解放的镇江城有些平静,虽然没有摇旗欢呼,但全城老百姓的心是热的。为了庆祝胜利,让解放区的老百姓吃饱饭,解放军决定开仓放粮。

胜利后的镇江,国民党反动派残敌还在,城市满目疮痍,城市建设百废待兴。4月24号,镇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城郊成立,杨荣章和部队里的部分同志按照组织要求留下来加入其中。当时军管会主要负责接管地方工作,办理原有机关人员移交事宜,同时深入各主要工厂企业,清理资产。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解放后的70年,镇江发展日新月异,百姓安居乐业。回首往昔,再看今朝,杨荣章以一名老兵的身份寄语年轻一代——好好学本领,用勤劳的双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