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伯劳幼鸟还是中华攀雀?我今天上午在云龙湖拍到的。”4月19日晚,徐州一个专业鸟类摄影微信群里,邱平均老师晒出他白天拍到的4只小鸟请大伙帮助鉴别……
专家:这是中华攀雀,徐州市区罕见
邱平均和鸟友们都拿不准,于是向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冯照军教授请教。
很快,冯教授就回复了确切的意见:这4只小鸟是徐州市区很罕见的中华攀雀!
这个结论一出来,整个微信群沸腾了:拍了这么多年的鸟,中华攀雀可是第一次在徐州被拍到啊!
“正因为它们长得太像,都有着‘黑眼罩’这个特征;又都是小型鸟,比较机敏,动作敏捷,很难让人有时间去做细致观察。所以,可能以前也有人见过中华攀雀,一晃而过,被当作棕背伯劳给忽略了。”冯教授说。
鸟友:又发现8只,都在叼蒲絮
作为徐州拍到中华攀雀的第一位鸟友,邱平均老师心情比较激动。20日早晨,不到8点,他又来到老地点,期望再次遇到中华攀雀。
邱平均选的拍摄点是鸟儿们平时喜欢活动的地点,有湿地浅滩,既有高大的芦苇和蒲草,也有低矮的水草、睡莲,体型较小的鸟类喜欢在这一带活动。
20日上午8:14许,邱平均老师又在原地发现了8只中华攀雀。这8只中华攀雀和前一天拍到的4只一样,在这里活动了一个多小时就飞走了。除了回家吃午饭,在此守候一整天的邱平均,之后就没再见到它们飞回来。
据邱平均老师观察,这些中华攀雀都是成双成对活动,喜欢叼蒲棒顶端的絮。叼到蒲絮就飞走,大约半小时后再飞回来。
呼吁:正值鸟类繁殖期,不要打扰它们
从邱平均观察到的中华攀雀活动,鸟友们和冯教授都认为,中华攀雀是在为繁育后代做准备,现在可能处于安家建巢的阶段,等窝做好了,它们就能安心地繁衍后代。“这个时候,鸟儿们最怕人类干扰,它们在保证后代的安全。如果一旦觉察到有危险,它们就会弃掉没建好的巢,另选安全的地方。”冯教授说,“为了能让徐州市区罕见的中华攀雀在咱们这儿安家落户、家丁旺盛,呼吁市民们这一时期尤其要关爱呵护鸟类,千万不要惊扰到它们。”
链接: 鸟巢精美,中华攀雀是公认的“鸟类建筑师”
据冯教授介绍,中华攀雀建造的鸟巢十分精美,有“鸟类建筑师”之称。中华攀雀喜欢在杨树、榆树、柳树等树上营巢,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巢呈囊袋状,主要由树皮纤维、羊毛、蒲绒、杨絮、柳絮等编织而成,结构相当精巧,悬吊于乔木柔软的细枝末梢,很像一个悬挂的葫芦。巢顶端侧面留一管状开口,供亲鸟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