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能穿越时空
你希望在金坛遇见谁
是白衣少年,口吐莲花,风流倜傥
或是黑衣游侠,持剑四顾,眉宇苍茫
是王孙公子,挥金如土,鲜衣怒马
又或是羽扇纶巾,微服的寂寞君王
都不是
但是他们更厉害
穿越唐朝(706-763)
在金坛
你会遇见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储光羲
《泛茅山东溪》——储光羲
清晨登仙峰,峰远行未极。
江海霁初景,草木含新色。
而我任天和,此时聊动息。
望乡白云里,发棹清溪侧。
松柏生深山,无心自贞直。
储光羲 (约706-763年)山水田园诗人。江苏金坛人。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擅为五言古诗,多写田园闲适生活与山水风景,代表作《田家即事》、《田家杂兴》、《樵夫词》 等对田园生活、山野风光有一些真切的描写,但亦不时流露士大夫的情趣,写来生动自然、超逸高远、趣远情深,与孟浩然、王维颇有相近之处。有文集七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储光羲集》。
穿越唐朝(732-789)
在金坛
你还会遇见唐代著名诗人
被称为“诗伯”的戴叔伦
《苏溪亭》——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著名诗人,字幼公(—作次公),江苏金坛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穿越北宋(1083-1166)
在金坛
你会遇见北宋著名词人张纲
《伤春》——张纲
老来心事不禁春,风物相撩入眼新。
苦索吟哦成底急,且休拘束任吾真。
有钱买酒须饶醉,无事看山莫厌频。
忧国只今夔契在,应容衰疾伴樵人。
张纲(1083-1166)北宋著名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江苏金坛人。宋徽宗期间,张纲以首贡进入太学,应试内舍、上舍,均得第一。崇宁殿试御赐状元及第,授太学正。政和五年张纲被委任国子监。张纲常在案牍之余埋头著述,著有诗文70余篇、《华阳文集》40卷(收入《四库全书》)、《确论》 10卷等多种著作。卒谥文简,祀七贤祠。《宋史》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皆载其迹。
穿越南宋(1167-1240)
在金坛你会遇见
仁慈宽忍,乐善好施而服于民的
知名进士刘宰
《荷花》——刘宰
污泥除尽藉根花,留得孤芳照病翁。
水面亭亭尘不染,县知不是蓼花红。
刘宰(1167-1240)南宋知名进士,字平国,号漫塘病叟, 江苏金坛人。既冠,入乡学就读,表现突出,成绩斐然,去就取舍,绝不苟且。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隐居三十年,平生无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既竭日力,犹坐以待,虽博考训注,而自得之为贵。刘宰为文淳古质直,有《漫塘文集》、《语录》行世。
穿越明代(1552-1638)
在金坛你会遇见著名神医王肯堂
他所著《证治准绳》120卷
一直为后世中医奉为经典
王肯堂
王肯堂(约1552-1638年)明代著名神医,字宇泰,一字损仲, 号损庵,自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王肯堂博览群书,因母病志于医。兴越广泛,与来华传教士利玛窦探讨过历算,与郭澹论数纬,与董其昌论书画,与曾柏大师论参掸,对他改善知识结构,开展医学研究大有牌益。书法深入晋人堂室。辑郁冈斋帖数十卷,手自钩搨,为一时石刻冠。曾授翰林院检付,参与国史编修。
著有《证治准绳》44卷,《医论》 4卷,《医辨》 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 王氏所著《郁冈斋至塵》 (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要旨》、《(论语> 义府》、《律例笺释》等。
穿越清代(1714-1780)
在金坛你会遇见清代重臣于敏中
他领导了《四库全书》编纂工作
于敏中
于敏中(1714-1780)清代著名文人,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幼承家学,天资聪慧,五岁启蒙,力学《四书》。祖父于汉翔亲授《大学》章句,使之能依集注解不谬。10岁时即通读《五经》,认真评点。23岁,擢进士第一。文思敏捷,通熟掌故,文章冠绝一时,书法亦清秀洒脱,且能熟练掌握汉、满、 蒙、梵多种语言文字。博学多才,诗文雅正,内廷所撰诰命、制敕、传记、诗章、务归典要等诸多论作,大多出于他的手笔。其书法风格近于董其昌,奉旨敕书《华严经》宝塔。
于敏中主持编撰 《四库全书》,并担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在勤政之余也笔耕不辍,著有:《浙程备览》5卷,《素余堂集》34卷,《于文襄论四库全书手札》 1卷。另外,还奉命纂修、考订、汇编了《钦定临清纪略》16卷,《钦定户部则例》120卷,《国朝宫史》 36卷,《钦定日下旧闻考》160卷, 《钦定满州源流考》20卷, 《钦定钱录》16卷,《钦定西清砚谱》24卷,《钦定重刻淳化阁帖及释文》10卷等,可谓著作等身,一心辅助乾隆推行文治天下。
穿越清代(1735-1815)
在金坛你会遇见朴学大师段玉裁
他以一本《说文解字注》
奠定世界文化名人的地位
段玉裁
段玉裁(1735-1815)清代训诂学家,字若膺,号茂堂,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所著《六书音韵表》在古韵学上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说文解字注》 体大思精,成就极大。段玉裁不仅贯串全书,详加注释,把《说文》在考订文字、声音、训诂方面的真实价值阐发无遗,而且创造许多研究词义的方法,为汉语训诂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门径。段玉裁在文字训诂学等方面所作出的成就,是继许慎之后的第一块里程碑,他的著作已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段玉裁不愧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朴学宗师。
穿越1842-1927
在金坛你还会遇见江南通儒冯煦
他善辞赋,精研经义,为官清廉
冯煦
【八月二十一日之夜,仆卧已久,苹湘忽出寄拂青三绝句相质,效拂青体也,既复强仆效之。时窗外雨声淙淙,苦不得寐,亦成三首。来朝放晴,仆又将强漱泉也(选一)】
玉簟秋回梦欲阑,相思迢递碧云端。
淮南一夜潇潇雨,莫倚空帘弄晓寒。
冯煦(1842-1927)清代江南通儒,字梦华,号蒿庵,原名冯熙,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 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江南通志》。笃实好学,精研经义,少时就有“江南通儒”之称。他对学术研究力主学以致用,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主要著述有《蒿庵类稿》(32卷)、《续稿》(3卷)、《滕稿》(16卷)、《随笔》(9卷) 、《奏议》(4卷)、《杂俎》(5卷),尚有《宋六十一家词选》(12卷)及《从稿》、《蒙香室词集》等。他还精于书法,诗词上的造诣也较深,其词出入於姜夔、张炎之间,谭献称其能入纳兰性德、朱彝尊之室。
他对方志事业也有所建树,先后用10多年的时间总纂了《江苏省通志》,主编《金坛县志》、《凤阳府志》,以及溧阳、镇江、嘉兴、宝应、睢宁、宿迁等地的府、县志书。
穿越20世纪(1910-1985)
在金坛你会遇见一代数学大家华罗庚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
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
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
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一代数学大家,江苏金坛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生。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一王方法”等。
穿越20世纪(1900-1952)
在金坛你会遇见著名翻译家王维克
他曾是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学生
王维克
王维克(1900-1952),近代翻译学家,江苏金坛人,著名翻译家。曾在上海大同大学学习数理,毕业后又入震旦大学专修法语。1925年,他与一批同学远涉重洋到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天文,历时三年。是举世闻名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名中国学生。是中国科学社、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以及稍后成立的中国自然科学社的会员。
他爱好文学,酷爱翻译,一生译著有数百万字。主要译著除但丁的《神曲》外,还有印度史诗《沙恭达罗》(初版有柳亚子先生题词)、法国名剧《希德》(曾获中法联谊会文学首奖)、《法国名剧四种》 、《法国文学史》 、俄国《屠格涅夫散文诗》和比利时名剧《青鸟》等。他的主要编著有《热力学原理》《日食和月食》、《自然界印象记》等自然科学书籍。此外他还参加过编纂、审订《辞海》的工作。并在抗战后写了剧本《傀儡皇帝》。
穿越1889-1971
在金坛你会遇见教育家韩大受
华罗庚也曾是他的学生
韩大受
韩大受(1889-1971),近代教育学家,字可吾,江苏金坛人。曾任金坛县立第一高小校长、金坛县教育局长、上海“私立致用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法学院教授并兼训导主任、南京市“生产教养院第三农场”副场长等,并按新学制筹办金坛县立初级中学,简称“金坛初中”。华罗庚恰为第一届学生。编著了《列宁年谱》,完成了《经学通论》、《史学通论》与《师范教学》三本著作。
穿越1891-1915
在金坛你会遇见“开国记者”徐血儿
他的政论与谈善吾的小说,叶楚伧的散文
并称“《民立》三妙”
徐血儿
徐血儿(1891-1915)近代开国记者,原名大裕,字天复,江苏金坛人。曾在《民吁报》编辑部任外勤记者,是同盟会会员和南社社员。《民立报》作为“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徐血儿与宋教仁等人经常撰写评论,宣传革命,宣扬共和。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徐血儿出任《民立报》主编。当时,谈善吾的小说,叶楚伧的散文,徐血儿的政论,并称“《民立》三妙”。代表作品有《宋遁初先生昭雪案》、《宋渔父集》 、《沪上春秋》。
穿越1894-1969
在金坛你会遇见人类学家吴定良
他是中国体质人类学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
吴定良
吴定良(1894-1969)近代人类学家,字均一,江苏金坛人。著名的人类学家、生物统计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体质人类学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曾获英国伦敦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成为国际统计学社第一个中国社员,是国际人类学社的一员及中央研究院院士。潜心于统计学与人类学的学习与研究,创制“相关率显著性查表”,建立头骨眉间凸度与面骨扁平度的研究方法等,得到统计学界与人类学界的公认。
穿越20世纪(1917-1983)
在金坛你还会遇见“两弹一星元勋”钱骥
他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
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
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
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
钱骥
钱骥(1917.12.27--1983.08.18)“两弹一星”功臣,江苏金坛人,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钱骥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 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99年, 钱骥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追溯历史我们发现
金坛人文荟萃、群星璀璨
细细品读这些先贤楷模的事迹
犹如徜徉在古时金坛的街头
不时间有文人壮士擦肩而过
或谈笑风生,或虎虎生风
文化
是金坛的灵魂和血脉
也是金坛的魅力名片之一
浓郁的文化底蕴
孕育出深厚的人文氛围
影响着金坛的每一代人、每一个角落
这也是人们热爱金坛
选择金坛、建设金坛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