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见证:宿迁85岁老人家中的供销社老股票

2019年04月21日 15:50:01 | 来源:宿迁手机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包揽了中国几亿农民的买与卖,这块“金字招牌”无人不晓。曾经一段时间,供销社向广大社员发售了股票,募集资金,一张张小小的股票,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见证物。这不,在宿豫区陆集镇就有几位老人精心收藏了这样的股票,时隔几十年,依旧保存完好,一起来听听它们的故事。

  家住宿豫区陆集镇义合村的王秀兰老人今年已经85岁了,见到记者来,便一个劲地带着记者来到里屋,将藏在床下的两张写有宿迁县陆集供销合作社股票字样的票证拿了出来,她告诉记者,原本家里有6张,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如今在她手里保存下来还算完整的也就只有眼前的这两张了。

  村民王秀兰:“”家里面怎么有手上这个股票的?买的,什么时候买的?我记不得什么时候,我就做新娘买的,20岁买的,那时候为什么买这个?这是信国家的。”

  记者留意到,王秀兰手中保留的这两张股票写的是沈茂金的名字,也正是王秀兰的公公,多年前已经去世,据她介绍,这两张股票最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购买,1万元1股,后来到了1984年重新换票,由于货币改制,也就变成了2元1股。

  村民王秀兰:“成立新国家,新国家当时不穷嘛,建设它,俺家公公当小组长,把家里的粮食都卖了了,拿钱买股票的?嗯。”

  王秀兰说,这些都是他们当年入股的凭证,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虽然偶有人会问询,上门收购,但她却从来没有动心过。记者了解到,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供销社如雨后春笋,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当时供销社发行的股票其实就是社员凭证,和现在的市场上可以买持抛售的股票并非一个概念。

  宿豫区陆集镇义合村党支部书记 陈井军:“当时刚建国,国家比较穷,要求群众募集,支持国家供销这块,老百姓虽然也贫穷,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一人给一块,一人给两块,全乡几万人,到时候就能做成大事了。”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集资帮助国家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当时国情发展的经济体制、供销方式,几乎每家每户达到成年标准的村民都参与到了其中,村民沈茂礼当时也积极购买了三张这样的股票。

  村民沈茂礼:“国家买过股票了,也给点利息分红,也给点盐了,也给点什么,老百姓买什么东西都便利。”

  沈茂礼说,每户村民购买股票后,每年都能领取到一些柴米油盐的分红,大家积极性都很高,到了80年代,国家经济慢慢发展了起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富足,有的地方供销社、合作社被取消,而有的留存下来的供销社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社员购买股票的制度也逐渐被取消。

  发售股票的面值两元一股,一般家庭按照人口数量计算,数额也不会太多,按照当时购买水平计算,这些股票即便到了现在也只能换算到15倍左右的价值,现如今,存留的这些股票和粮票之类的票证一样,带着时代的印记,更多的成为了收藏品。

  宿豫区陆集镇义合村党支部书记 陈井军:“两块钱一股现在顶多是30块钱,30块钱对于现在人而言,基本上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数字了,老百姓对这一块也不是怎么太过追求了,作为票证这一块,不是单纯追求它的价格了,而是收藏留作一种记忆吧。”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