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国赛”的她们,为何还来参加省赛?

2019年04月15日 14:17:0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掀起全网热潮的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马上就要进入复赛了。最近,小编陆续带大家认识了此次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讲解员,有学霸型的、老将型的,今天要带大家认识的,是“国赛级”选手,因为她们曾代表江苏队出征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并获得“全国优秀讲解员”荣誉称号。那么,已经在全国舞台上证明过实力的她们,为何此次又来参加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呢?

  1

  人间四月天,桃花夭夭,绿水莹莹,处处芳菲浸染。

  整理好工作服,化上精致的淡妆,调好讲解器,这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讲解员郭琦每天上班前的必备工作。

  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讲解员  郭琦

  她还记得刚入职那年,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老馆长在对新入职讲解员培训时,提了这么一个要求:“作为一名讲解员,形象要像演员,声音要像播音员。在这里工作,收入也许不高,更需要的是情怀和奉献。”尽管已经工作了14年,老馆长的叮咛,郭琦还是记忆犹新。

  郭琦说,第一次强烈感受到雨花台是一个让人心生敬仰的地方,是一次在讲完“北平五烈士”的事迹后,在她面前参观的一组军人突然自觉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把帽子端在手里,一脸肃穆,齐刷刷地对着烈士遗照敬礼。看到这一幕,她深深地被震撼了,周身一下子有了炽热感。

  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最大魅力所在。无论讲了多少次的故事,都会在某一个时刻被烈士感动,或被参观者感动。“这种力量,也许就是烈士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吧。”她感慨道。

  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郭琦越来越感受到,讲解员的工作绝非只是背讲解词这么简单,更需要的是不断加强学习,对红色故事挖掘、组合、再创作,让革命精神先感动自己,再感动观众。随着参观人群越来越多,她渐渐不再满足于千人一面的讲解,在她看来,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区的观众,对参观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讲解员要“因人施讲”,达到最佳的宣传教育效果。

  郭琦深情讲述丁香的故事

  除了讲解,在日常工作中,郭琦还参与了口述史的采访工作,寻访烈士子女。有一次,她采访到烈士吴振鹏的女儿王行,王行是遗腹女,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不想提及自己的身份,生怕被人质疑“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1984年,当她第一次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见到了父亲的照片、了解到父亲的革命事迹后,她泪流满面,决心尽最大努力做好烈士精神的宣讲工作。当郭琦见到,80多岁的王行仍在为红色事业奔走时,感触颇深:一位耄耋老人尚能如此奋斗,身为讲解员的我们,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应有的使命,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2018年11月底,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上海举行。郭琦在全省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江苏出征,最后获得总决赛第11名。尽管比赛结果略有遗憾,但是她说,能在国家级平台上讲述雨花英烈事迹、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这是她更看重的。

  所以,尽管头上顶着“国赛选手”的光环,在今年的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启动时,郭琦依然报名参加,选择从零开始。她说,在比赛中磨炼本领、把雨花英烈精神传播出去,她义不容辞。

  郭琦的参赛视频:永不凋谢的丁香花

  2

  来自淮安市淮阴区八十二烈士陵园管理处的专业讲解员陆璐,也是参加过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的选手。

  陆璐在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现场

  在台上,她怀着一腔热血讲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浴血奋战的故事;在台下,她眼含热泪、虔诚聆听其他选手讲述祖国各地的红色故事。就是一次这样的特殊经历,让她知道了什么是红色故事讲解员比赛:它是一个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的平台,是一个接受红色熏陶、精神洗礼的平台,也是一个磨练意志、奋勇拼搏的平台。

  陆璐说,这次参加江苏省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一是想把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故事讲好,二是更想听一听来自江苏各地的红色故事。

  陆璐在八十二烈士陵园录制参赛视频

  不难看出,在这些“国赛级”选手的身上,有着红色故事讲解员共同的特征:饱含情感,充满热忱。不管曾获得过什么荣誉,在她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断锤炼本领,把红色故事更好地传播出去。也祝她们在此次大赛中再获佳绩!(来源:南京零距离公众号 编辑/黄磊)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