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艺术看江南文化《意象江南——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艺术大展》在沪展出

2019年04月05日 13:34:22 | 来源:苏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观众在刘海粟美术馆参观《意象江南——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艺术大展》。  □记者  倪黎祥  摄

  4日,观众在刘海粟美术馆参观《意象江南——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艺术大展》。倪黎祥  摄

  4日下午,《意象江南——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艺术大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出自70多位艺术家之手,他们虽然出生的年代、背景不同,但大多成长或曾经生活工作于江南。

  苏州美术馆与刘海粟美术馆,乃至上海有着深厚的渊源。1922年,颜文樑先生始创苏州美专,1927年又在苏州美专创立苏州美术馆。同时期,颜文樑先生在上海开办苏州美专沪校。1952年,苏州美专与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南京艺术学院前身),刘海粟先生任校长。

  江南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发祥地,从上世纪初建立新式美术学校开始,就一直对欧洲流行的印象派及印象派之后的各种优秀现代艺术情有独钟。刘海粟、颜文樑先生创办的上海美专、苏州美专,林风眠、吴大羽、赵无极、丁天缺、吴冠中等创立或任教、就学的国立杭州艺专,都曾经是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教学重镇。中国美术史上一系列如雷贯耳的现代艺术大师、大家,几乎都与江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艺术大师、大家的不少作品曾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现代艺术的独特和不凡,其影响力延绵至今。

  本次展览试图从现代艺术的核心命题之一“抽象”切入、展开。但展览并不希望拘泥于传统的“抽象”艺术,而是更想强调“抽象”所赋予艺术家更高更深的艺术概括力,以及更简洁更自由的表现手段。不管是抽象还是半抽象,也无论是油画还是水墨,展览都希望让观众能够透过展品,领略“抽象”所蕴含的本质的自在、象征的精神,并试图从一个侧面展现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脉络。

  入选本次展览的作品出自刘海粟、颜文樑、林风眠、吴大羽、关良、赵无极、吴冠中等老一代艺术家之手,创作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也可以被视作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浩如沧

  海的美术成果之中别具特色的一粟。

  也再次证明了富于创新精神的中国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始终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此次展览是在江南文化大背景下,中国现代艺术从肇始至今,体系风貌较为完整的一次大展。最为难得的是,江南三大著名美专——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苏州美专的创始校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三位先生的作品齐聚刘海粟美术馆。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曹俊表示,《意象江南》展览以多姿多彩的现代艺术对江南文化及时而精彩的呼应和观照,也是长三角地区美术馆艺术资源共享的一次成功尝试。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苏州美术馆与刘海粟美术馆携手主办“双城记”美术展览活动,对于开展苏沪两地美术馆的合作交流,意义非凡。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4月27日,免费参观。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