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外貌形体上与一般孩子无异,但他们对话语置若罔闻,犹如天上的星星,在浩瀚的宇宙独自闪烁着。
他们是自闭症儿童,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4月2日的“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自2008年设立以来,已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如今,随着自闭症谱系发病率逐年的上升,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群体。
在南京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内,有一群“星星的孩子”正接受着特殊的训练——“艺术治疗” 课程。
开设课堂
用艺术温暖孩子心灵
刚刚加入课堂的纵纵(化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背对着老师,一言不发。“艺术治疗”课程中负责音乐学科的侯庆琦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将纵纵拉入到课堂的互动中,通过打击乐器的合奏带动他进入到集体的环境中。
“侯老师,下午好。”等到了第三节课时,纵纵在课前的“问好环节”完整的说出了一整个句子。
“我是真的没有想到他能这么快的开口与人互动。”从完全不搭理人到轻轻的一句话,这样的转变让侯庆琦欣喜不已。
其实,这就是“艺术治疗”带来的惊喜。在玄武特校内,这样点滴的进步还在继续。
从事特教行业十余年的玄武特校皇甫校长告诉记者,自闭症目前是无法通过医学根治的,但是良好的正向行为干预,可以很好的改善他们的症状,已经有很多自闭症孩子通过康复教育,融入了社会,开始了独立生活。
在众多的康复手段中,“艺术治疗”无疑是最温馨的一种。这种疗法诞生于20世纪中期,是一种以艺术活动为中介的非语言性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主要通过绘画、音乐、雕塑等手段帮助当事人释放难以言表的情绪、控制行为、消除负性情绪,进而获得身心整合,治愈精神疾病。
公益项目
尝试罕见的团体治疗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天下午2点,玄武特校的门外都会陆陆续续有孩子背着小书包,由家长送到三楼的教室里。
是的,他们是来上课的。
这是一个从去年10月底开始,为期半年的公益课程。在玄武区教育局、玄武区团委的指导下,由江苏省妇儿基金会“星宝贝艺术治疗关爱基金”联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南京星愿青少年关爱服务中心联合发起。
首期针对玄武区随班就读的8名自闭症孩子,通过国际先进的“艺术治疗”干预方式,以“美术治疗”、“音乐治疗”相结合,期间穿插运用“沙盘”及“律动”干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专业化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干预的团体治疗。
“美术治疗”方向学术带头人李敏告诉记者,由于自闭症孩子的情绪稳定性、行为控制力、指令接受力、注意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国内以往“艺术治疗”干预案例多为1V1,目前这个8名孩子的团体治疗案例在国内可以说是十分罕见。”
“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无法管理与释放,但通过绘画、音乐等活动,可以帮助其稳定情绪、控制行为、提高注意力专注时间。而当自闭症儿童能通过创作活动发泄情绪,或通过作品表达意见、提高自信,通过不断的正向的行为强化,替代负面情绪与行为表达,就会逐渐减少情绪性的言行和想法。经过几个月的课程下来,孩子们的专注力、语言表达、情绪管理、互动交流各项能力都在稳步上升。”
据该公益项目的发起人高木介绍,李敏和侯庆琦老师所带领的专业团队都来自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于“艺术治疗”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有非常扎实的理论体系构架与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我们会在课程实施前期、中期、后期等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行为和心理诊断评估,量化干预治疗效果。”
高木说,每个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都是不一样的,在寻求共性的施教过程中,也会最大化的做到个体的差异性教学。这次课程也是为了积累团体治疗经验,为今后“艺术治疗”大班化教学及本土化应用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及实践数据支持。
你在自己的世界闪耀,而我们希望从你的世界路过。一群人,一个课堂,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着让“星星的孩子”走出黑暗。
来源:我苏网综合 通讯员/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