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日“国际爱鸟日”到来之际,扬州供电公司联合扬州环境资源保护局、扬州野生动物保护站、“让候鸟飞”公益环保组织、扬州大学等单位,共同召开“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护线爱鸟新闻发布会,正式授旗成立“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护线爱鸟党员服务队”。这是驻扬央企组建的首支专业护鸟队。
更引人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上,一个关于如何保护扬州地区危害输电线路的鸟类名录和保护方法的专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观测记录了输电线路附近的77种鸟类,确定了鸟类危害输电线路安全的方式,提出了针对不同鸟类的保护和防治对策。
为何要成立一支专业护鸟队伍?
东方白鹳既是“国宝”,也是易闯祸“熊孩子”
今年春节前夕,扬州发布发表了《快看!东方白鹳高压线塔上安家,爱鸟护线,扬州这么做》的报道。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保护东方白鹳,扬州供电公司线路工周士清和同事12年来观鸟护鸟,与东方白鹳结下深厚情缘。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体型巨大,常筑巢在数十米高的输电塔上。虽然贵为“国宝”,但东方白鹳也是闯祸的“熊孩子”。它的排泄物是酸性物质,洒落在绝缘子上,极易引起线路放电,导致跳闸,并造成其自身伤害。
目前,高邮、宝应境内输电线路杆塔东方白鹳鸟巢数量已达50余处,今年仅高邮地区新增东方白鹳鸟巢20余处,成鸟已超过100余只,甚至出现数只东方白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性,将扬州从迁徙的中转站当作栖息地,长久居住下来。
为了更好的保护东方白鹳,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在4月1日“国际爱鸟日”到来之际,“国网扬州供电公司护线爱鸟党员服务队” 正式成立。首批成员里除了供电公司的员工外,还有扬州大学、扬州环境资源保护局、扬州野生动物保护站、 “让候鸟飞”公益环保组织等部门单位的专家教授、爱鸟人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团”。
为何要出具专业爱鸟护鸟报告?
线路附近鸟类达77种,亟待完善保护机制
如何在不影响东方白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保证电力正常供应,成为了扬州供电公司需要攻克的难题。
爬上塔加装防鸟器、在不通电的备用铁塔上安装人工鸟巢……一连串方法的效果都不理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试验,供电公司的巡线员们想出了由环氧树脂制作绝缘护鸟板的“土方法”。“环氧树脂绝缘护鸟板1米见方,安装在四个铁塔鸟巢下方的绝缘子上。实践证明,这个举措既经济也管用。”周士清告诉记者。
对东方白鹳活动频繁区域内的电力线路采取更换复合绝缘附加伞裙、绝缘包裹绝缘子下方导线等降低了鸟粪、鸟巢树枝对线路的影响;建立靠近河流、水库、鱼塘及其活动频繁的线路台帐,视天气与鹳类分布情况,调整巡视策略和周期,建立涵盖人工、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视的立体巡线模式;在废弃杆塔中选择合适的区域建立人造鸟巢平台对其进行疏导,引导它们在安全区域筑巢;尽量减少在东方白鹳栖息期间登塔作业……在不断的摸索中,扬州供电公司想出了不少护鸟的“土方法”。
然而,仅仅依靠个人智慧是不够的。爱鸟护线需要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措施。
为此,扬州供电公司借智借力,与扬州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站进行协作,经过半年多的观测研究,一个关于扬州地区危害输电线路的鸟类名录及防治保护对策的研究报告正式出炉。
“报告确定了鸟类危害输电线路安全的方式以及输电线路附近鸟类的种类,提出了针对不同鸟类的保护防治对策。”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殷宝法介绍,经过近半年的实地调查,共观察记录到鸟类 77 种,报告详细列明了每种鸟类的名称、图片、鉴别特征、生活习性及危害方式和保护防治措施。
(来源:扬州发布;编辑/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