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修了40年电器,他曾把家里折腾成“废品回收站”

2019年03月31日 21:47:55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南京市栖霞区南炼新村社区,谁家电器坏了,先想到的就是“找杨适”。40年里,杨适免费为他人维修家电,从他手上修好的电器难以计数,大家称他“活雷锋”。如今找他修电器的人越来越多,63岁的杨适不觉辛苦,反而以此为乐,“能帮到别人,我感到很幸福。”

△杨适

  免费修电器修了40年,名气越来越响

  3月25日下午3点多,在南炼新村社区的工作室里,杨适骑着电动车刚赶回来,额头全是汗。“出门跑了一趟,将六七件修好的电器送了回去。”记者了解到,这一批电器的主人多是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为了让他们尽早重新用上,前一天晚上杨适忙到9点多。第二天一得空闲,他就骑着车子将电器挨家挨户送回去,最后剩下一个电动刮胡刀没送出去,上面附带着一张小纸条,写着主人的姓名和地址。“是个80多岁的老人,家里没有电话,只留给我一个地址,转了半天没找到。”杨适说,他决定抽空再去打听一下。

△杨适帮助居民修理电动车零件

  杨适在23岁时就开始学着修理收音机等小电器,身边陆续有人来找他帮忙。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他就买来书籍研究个明白,从不让别人失望而归。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各种电器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并不断更新升级,杨适也买来书不断加强学习,他能修的家电越来越多,渐渐成了一名“高手”,上门找他修家电的人更多了。

  后来,杨适还在社区成立了“杨师傅服务队”,街道、社区组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他总会积极参加。“杨师傅服务队”的摊位一摆出来,就会吸引居民排起长长的队。有的电器问题复杂,一修要好几天,电器主人觉得杨适辛苦,要给他费用,杨适总是婉拒:“我做这个不是为了赚钱。”有的电器老化,需要更换新零件,只要费用不高,杨适也是自己出钱买回来默默换上,“三块五块的,没必要计较。”

  40多平米的小家,一度成了“废品回收站”

  退休前,杨适在附近的炼油厂上班,平时工作很辛苦,每次下班后,还要花不少时间捯饬电器,家人心疼他,劝他不要在这上面浪费太多精力,杨适则说:“这是我的爱好呀。”

  杨适一家人生活在40多平米的房子里,原本就不宽敞,慕名找杨适修理家电的人多了后,家里的旧电器越来越多。这放一堆,那放一堆,家里显得格外拥挤。有一次,妻子忍不住跟老公抱怨:“你看看,家里变成了一个‘废品回收站’!”杨适就开导妻子:“能帮到别人,是件好事啊!”再有街坊邻居敲门,将坏掉的电器送过来,杨适依然照收不误。“变废为宝”后,看到来拿电器的人一脸开心和感谢,妻子内心也慢慢接受了杨适的这份“副业”。

△工作室

  直到2016年,社区为杨适设置了一个小工作室,杨适将要修的电器全搬到了工作室里,他和妻子的小家才松快了一些。每天一有空闲,杨适就跑到小工作室忙活一阵。不到20平米的小房间,已经被各式各样的电器占满:微波炉、豆浆机、洗衣机、电视、收音机……家住附近的刘阿姨前来找杨师傅帮忙检查电动车零件时,一个劲儿跟记者夸:“杨师傅手艺好,人又热心,大家都说他是‘活雷锋’。”

  他说:“能帮到别人,我感到很幸福”

  杨适修理电器的技术越来越高,不少朋友劝他:有些人生活条件不差,给他们修电器的时候为何不顺带赚点钱呢?杨适却不这么想:“有钱没钱我一样看待,都不收费。”杨适告诉记者,他在修电器过程中,获得过很多感动,也感受到自己价值所在,“能帮到别人,我感到很幸福,这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工作室

  有一次,一位女士冒雨送来一个老式唱片机,焦急地告诉他,这个唱片机是她父母结婚时的定情物。最近她父亲查出得了重病,想听听唱片机里的歌声,却发现坏掉了。杨适仔细查找原因,将唱片机修好后,这位女士当着他的面哭了:“找了好几家都说不能修了,谢谢你没有让我们留下遗憾。”

  据社区工作人员说,不少老人喜欢用老式收音机,有时候坏了,就来找杨适修。每次杨适都对老人很有耐心,优先照顾。社区有不少独居老人,行动起来很不方便,杨适知道后,决定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老人只要留下联系方式和住址,杨适就会将修好的电器亲自送到老人家门口。

  记者了解到,由于慕名前来找杨适修电器的人越来越多,他常常要忙到很晚才回家。但他始终以此为乐:“别人用来打牌玩乐的时间,我就泡在我的工作室里,不是更有意义嘛。”

  (来源:现代快报;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