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90 后设计师用 3D 打印笔画出 8 座南京地标建筑

2019年03月28日 07:15:01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 我喜欢南京,这个城市的现代感和传统氛围融合得特别好。"

  因为喜欢,90 后设计师惠宇哲,用一支 3D 打印笔,将南京市地标式的建筑,都惟妙惟肖地给 " 画 " 了出来。

  金陵饭店、南京博物院、中山陵、长江大桥、双子塔、紫峰大厦、雨花台纪念碑,以及南京眼,共计 8 件作品,新老建筑融合呈现,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

  除了 " 南京眼 " 是 2018 年制作的,其余 7 件,都是 2019 年春节后完成。

  " 今年是南京解放 70 周年,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作品。"惠宇哲和同事们,找出每个时间段的代表性建筑,用 3D 打印技术按比例还原。首先制作完成的是长江大桥。

  插着三面红旗的桥头堡是整个作品的亮点,具有非常鲜明的建筑特征。

  紫峰大厦的楼顶设计、南京博物院门前的红柱子 ……都极具辨识度。

  " 制作的最大困难,就是特别小的东西很难画。"比如,南京眼的作品与实物比例约为 1000:1,很考验耐心。

  慢工出细活," 南京博物院 " 五个字,极小,但一笔一划都很清晰。

  每件作品的打印制作,都要花六七个小时。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每个建筑各个切面的设计图稿,要消耗数倍时间。制作时,通常是将各个切面连续画完,再在材质尚有韧性的时候,做成立体的形状。

  "3D 打印真正像造物,比在平面上画东西更有乐趣一些。"学机械自动化的惠宇哲,除了立体设计,还做一些三维的小动画。

  除了这些惟妙惟肖的地标式建筑,还有万圣节南瓜灯、小猪佩奇花灯 ……都是使用 3D 打印笔来制作完成的。

  " 很多小孩会拽着,问从哪里买到的,其实是笔画出来的 "。科技和创意,让生活变得更好玩。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