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超早产儿”,身体跟成人巴掌一般大。
身体同成人巴掌一般大,胳膊还没有成人拇指粗,皮肤呈透明状……今年1月17日,胎龄仅27周多的一对双胞胎提前来到人世间,出生时,一个体重1100克,一个仅790克,属于发育很不成熟的“超早产儿”。经过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两个多月的治疗和护理,目前双胞胎的各项指标正常,正在进一步康复之中。
28岁妈妈生下巴掌大的双胞胎
正常情况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至少要住上37周,可是这对双胞胎姐妹却只住了27周+4天就提前出生。
原来她们的妈妈虽然才28岁,但是自从怀孕来,过程很不顺利,进行了多次保胎。医生也曾经劝过她放弃,可是当她想到肚子里的小生命,决定拼一拼,冒险把孩子生下来。
今年1月17日,她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做常规检查时被发现宫内感染炎症,如果再拖下去,肚子里的两个宝宝将会有生命危险。就这样,这对双胞胎提前出生了,一个体重1100克,另外一个只有790克。
昨天,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吴明赴接受采访时介绍,一般早产儿是妊娠不足37周但满28周,这对双胞胎应该称为“超早产儿”,如果在以前就是“晚期流产儿”。
吴明赴说,由于孩子的各项身体器官均没有发育好,出生后没多久就出现呼吸困难、面部青紫的症状,医护人员立刻对她们进行救治。“那时,她们的生命体征极弱,最初只能通过脐静脉通道为她们注射营养素。”
是医院救治的体重最轻患儿
这对双胞胎出生后,就立即从手术室转运到新生儿科NICU进行抢救。经医生诊断,两个孩子均患有“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吴明赴介绍,这种疾病又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有这种疾病的新生儿,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出生后4~12小时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会发生呼吸衰竭!
时间就是生命!该院新生儿科所有医务人员都投入到了这场救治中,应用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开通脐静脉通道等目前最先进的技术。
新生儿科护士长宋祥芳说,从这对双胞胎出生,护士们就一直轮班守护着,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从孩子的喂养到皮肤组织、呼吸等情况都一一记录清楚。
“经过大家不懈地努力,这对双胞胎姐妹情况逐渐好转,生命体征也基本稳定下来。”从医36年,在吴明赴的印象里,以前曾救治过800克的宝宝。这次双胞胎中的老二790克应该是目前医院救治过的最小的宝宝。“同时救活了双胞胎,也是很少见的。”
目前,两个孩子的奶量也在逐渐增加,姐姐的奶量从初期的0.5毫升到现在的38毫升,妹妹的奶量也从0.5毫升到现在的36毫升。据介绍,按这个趋势,当她们的奶量再增加20毫升左右,她们就可以出院带回家护理照顾了。
(来源:扬州日报;编辑/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