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省唯一,高新区C位入选这个国家级基地!

2019年03月26日 17:19:40 | 来源:苏州高新区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由科技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等5个部门共同认定的21家第三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公示,苏州高新区成为此次评选中全国五家之一、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集聚类示范基地,位列榜单之首。

  苏州高新区人文生态禀赋独特,坐拥49座山体,25公里太湖沿岸线,是苏绣的发源地之一,大运河历史文化遗存丰厚。

  如何放大这一独特优势?

  高新区,创新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产学研聚合平台,营造融合发展生态,绣出了一幅文化科技融合“双面绣”。

  融合:文化科技互为“经纬”

  在太湖之滨的镇湖街道,传承千年的苏州吴文化“结晶”苏绣,浸润新兴科技纳米技术之后焕发出异彩斑斓的生命力。

  在梁雪芳刺绣工作室内,看似普通的一件绣品《荷韵》,经高级工艺美术师梁雪芳采用纳米技术处理后,绣品表面犹如荷叶般“滴水不漏”。“在保证色泽、手感等品质不降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绣品无法解决的防尘、防潮等难题。”梁雪芳说。

  梁雪芳刺绣作品 《荷韵》

  苏州创捷传媒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佩向记者介绍了当代展览展示行业的最新成果。

  “最近建成交付的洱海自然博物馆,管理方要求能够生动充分地展示鱼类生态圈的相关信息,但博物馆里没有条件去养鱼。怎么办?我们运用VR虚拟现实等技术,模拟了洱海内各种鱼类穿梭畅游的情景。参观者只要拿起‘捕鱼器’,逮到哪条‘鱼’就会展示哪条‘鱼’的相关信息。”

  那么,苏州高新区的底气何在?答案是坚实的产业基础。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以创意设计、数字传媒、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集群和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备良好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

  数据显示,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2.94亿元,占GDP比重为7.15%。集聚了中国移动、蓝海彤翔、乐米科技、理原设计、汉度设计等文化科技融合领域重点企业。

  高新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文化特质,以苏绣小镇、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等为载体,采用3D打印等高新技术,不断推动缂丝、苏绣、玉雕、核雕、红木雕刻等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产业的融合,进一步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美术原创、漫画、动画、游戏、衍生品开发等文化科技产业。

  集聚:产学研合作支起“卷绷”

  最近几天,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齐德利博士忙得不可开交:“趁着春光无限好,我们正在创作一套关于苏州地理文化的全新绘本,其中一本聚焦大运河风光带,重点讲述流经苏州的京杭大运河究竟有多长,沿途孕育了多少美丽传说等人文地理知识。”齐德利介绍说:“你别看绘本画面上只有简单的几笔,在创作过程中,这些笔触全部源自于 GB级甚至TB级的信息梳理和解读!”

  实际上,中科院苏州基地日常科研处理的数据规模非常惊人:建成大数据超算中心,在线存储达到10PB,计算峰值达到10万亿次;建成GB级国产卫星数据推送专线……正是依托这样的处理能力、数据规模,该基地以遥感大数据为支撑的地理信息产业、以知识地图为核心的互联网教育产业、以地理绘本为主体的地理文化产业基本成形,孵化企业20家,2018年产值达1亿元。

  截至2018年,高新区搭建了70多个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文化科技企业600多家,从事文化科技相关工作人员超过10000多人,文化科技企业收入总额超1000亿元、利润总额超100亿元。

  示范:融合发展新生态搭好“绣架”

  院线电影《神探蒲松龄》、电视剧《武动乾坤》、动画系列剧《熊出没之探险日记2》……近期,蓝海彤翔集团旗下蓝海创意云平台不断传来“春的消息”:其参与的多部影视剧作品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和好评;央视二套《深度财经》以“好电影在哪里?”为主题,对蓝海创意云平台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安捷秀(AgileShot)进行深入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

  说起蓝海创意云成功的秘诀,蓝海彤翔集团董事长鲁永泉认为,这个平台的意义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通过云端为影视生产提供技术赋能,为企业解决影视作品技术制作的难题。

  蓝海创意云平台参与项目

  打造新业态,发掘新“生意经”,蓝海创意云形成了一个在云端的虚拟文化创意产业园。截至目前,蓝海创意云已集聚包括动画、影视公司在内的近6万家文创企业,涉及15万影视工作室、500多万个人设计师,累计完成交易50亿元。

  苏州高新区2014年发起设立“苏州高新区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推出面向区内文化产业企业的专项担保业务品种“文创贷”。基金设立以来,为20多家企业提供“文创贷”担保授信,累计授信金额1.26亿元,放款39笔1亿元。此外,苏州金融小镇累计引进文化类私募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近20家,注册资本约7.5亿元。

  除了金融支撑,苏州高新区还构建了以区域协同、产业协同以及要素协同为特征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生态,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打通文化科技融合“最后一公里”。

  区域协同方面,高新区依托苏绣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资源,初步形成以苏州科技城文化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区的“一核、五区”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空间功能布局。

  另外,苏州高新区从人才、资金、税收、金融等方面着手,为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式”的扶持政策。截至2018年,苏州高新区文化产业项目共获得各类国家、省市级产业引导资金和贷款贴息支持超过4000万元。

  生态越好,底气越足。下一步,苏州高新区将——

  ►重点培育数字内容制作服务和数字媒体装备、智慧文化旅游、新兴工艺美术3大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集群;

  ►重点增建公共技术研发、数字化项目孵化、文化消费大数据、创新成果应用推广4大区域性文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构建融合创新服务、政策扶持、人才培养、品牌运营、成果应用推广5大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配套体系;

  ►实施苏绣小镇(二期)、狮山广场、运河小镇、生命健康小镇、阳山旅游风景区、文体中心(提升)6大文化科技融合重点产业项目。

  “文化科技融合就如同苏绣绝活‘双面绣’,绣出融合、集聚、示范等创新实践,绣出区域转型发展的底气与自信。”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长吴新明说,苏州高新区将持续纵深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