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菜摊“搬上”外卖平台 苏州人买菜订单单笔均价45元

2019年03月26日 14:46:28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只要手机上下个单,半个小时外卖小哥就把新鲜菜肉送上门,这种方便快捷的体验已经让外卖买菜变成一种新的趋势。来自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近一年来,苏州陆慕集贸市场外卖买菜的全年整体订单同比增加770%,金益农贸市场的上线商户从3家增长到了23家,订单量同比增加达到189倍之多。精打细算的苏州消费者买菜的订单每笔单价接近45元,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

  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相比全国买菜用户来说,苏州人对于蔬菜豆类的偏好度略高。过去一年,苏州消费者买最多的是土豆和苏北草鸡蛋。而下单最多的一位苏州消费者,一个人一年光买菜就在外卖平台下了196单。此外,还有苏州消费者通过外卖平台一下子购买了32只阳澄湖大闸蟹,订单价格近1000元。

引力播

  王姐在陆慕集贸市场经营了11年摊位,2017年7月开始上线外卖平台,是这个农贸市场第一家接触外卖平台的摊位。王姐和弟弟两人打理着菜摊,人手略显紧张,上线外卖平台让小摊经营效率倍增。去年,王姐的摊位在外卖平台上一天的营收就有2000多元,目前其外卖订单的收入已占总收入的5成。为了吸引更多“回头客”,王姐把外卖平台上的老顾客当作“会员”一般用心维护,不论用户买多买少,都会送一些香菜、生姜、香干,还推出了去皮白萝卜、现剥小豌豆等菜品,很受年轻用户的欢迎。她还记得许多熟客的个性化要求,如果哪天新上了时令菜,还会电话告知那些熟悉的老顾客。

引力播

  “现在大家都在弄外卖平台,竞争力大了。”把传统菜摊搬上外卖平台,很多摊主和王姐一样感受到了收益的增加,也明显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我们能送外卖,超市和社区生鲜店也都可以送。现在我们都在互相学习,谁有好的方法立马就被隔壁摊位借鉴去了。”消费需求升级和城市规划的调整,正在倒逼着农贸市场的升级换代,如何摸索更高的流通效率和更好的经营秩序成为关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去年3月,苏州市区已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27个,占总规模的57%,建设改造了如新民桥农贸市场、姑苏生鲜南环市场、彩香一村农贸市场、碧波农贸市场等一批农贸市场,大大提高了市民买菜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其中,部分农贸市场创新建成全国领先的智慧农贸市场,具有远程高清监控、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溯源等功能。而其中,菜场经营者是城市经济末梢的小微商户,整体数字化程度非常低,却在整个生鲜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外卖平台帮助这些商户实现了数字化的第一步。外卖平台苏州负责人表示,接入外卖平台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传统菜摊多了一个引流的渠道,而是在帮助这些菜场摊位实现在线化、数字化,能够通过平台大数据来指导进货、库存管理和销售,还能对用户精准画像、进行针对性的营销。

  (来源:引力播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