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天气晴好,江苏各地又迎来了祭扫高峰。相比以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环保、节约的文明祭扫新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趁着周末好天气,不少市民选择错峰扫墓。与以往不同,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或定制班车出行。低碳环保的同时,还缓解了墓园周边交通压力。
鲜花也成了祭扫的“标配”。省内各大花店,黄菊、白菊等祭祀主要用花的销售一路走俏。
在南京西天寺陵园,前来扫墓的市民手中少了纸钱等传统祭祀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鲜花。在南京雨花功德园,现场不少老人头戴柳环,手捧鲜花,有的老人手上还拎着一个铁桶。72岁的市民孙奶奶说,桶是用来集中焚烧纸钱的,鲜花则是希望绿色环保。
为了更好推广文明祭扫,镇江句容市殡仪馆在馆内挂起倡导文明殡葬祭扫新风的宣传横幅,工作人员免费向市民提供祭扫鲜花。苏州凤凰公墓也为扫墓市民发放黄丝带和心愿卡,推广音乐祭扫。
在盐城市福禄园公墓,30多名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在福禄园内以唱红歌、跳舞的形式纪念革命先烈。盐城市民尹先生说,今年清明,福禄园推出了很多文明祭祀活动,既有传统元素又有时代感,感受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福禄园免费安排吉他手为亲人献上音乐,用音乐代替传统烧纸,整个过程既温馨又不失高雅。
淮安市民政局在不少墓园门口开展“鲜花换纸钱”的活动。每当有市民路过,志愿者们都会一边发放“文明祭扫从我做起”的倡议书,一边向他们免费发放菊花、康乃馨等祭祀鲜花。市民都愿意拿出纸钱进行兑换,淮安永思园公墓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以前祭扫方式,基本上以焚烧纸钱为主的,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用鲜花这种文明的方式祭扫亲人。永思园公墓准备了3000枝菊花,200束手捧花,市民可以用冥币来进行兑换鲜花,让市民绿色祭祀,文明祭祀。
一位扫墓市民说,绿色祭扫对环境好,对空气也好。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倡和财政补贴下,不少人开始接受环保生态葬。在泰州墓园记者注意到,相比往年,前来花坛葬、壁葬、生态葬祭扫的市民有了明显增加。
泰州墓园主任宋才高介绍,去年只有三四例环保生态葬,今年一下子增加了三四十例。
镇江栗子山公墓则推出玫瑰墓园,和传统墓园不同,玫瑰园由红黄青白黑五色构成。同时考虑到生态节约用地的理念,墓穴占地面积最大为0.35平方米,最小的只有0.13平米,远低于国家不高于0.8平方的规定。市民赵杰说:“墓园不用传统的黑白灰,感觉更加人性化了,新的形式对失去亲人好友的悼念者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也计划在4月3号至4月7号,组织南京市户籍的江葬家庭开展免费集体江祭活动,以此鼓励市民用更环保更文明的方式祭奠先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陈超 周雷 董雯 杨荣 淮安台 苏州台 句容台 泰州台 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编辑/方媛、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