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全岛面积15.21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东隔夹江与主城相邻,西隔长江主航道与江北相望,作为中国生态城市的示范岛城,这条绿道是环绕整个江心洲的小岛而建,全长22.5公里,也是我们国内首个岛城绿道,绿道边柳树抽芽,樱花盛开,江水波光粼粼,移步换景,满目春情,成为了附近居民和游客最爱来“打卡”的天然氧吧。
陈先生今年67岁,出生在南京,年轻时去外地工作,退休后又回来定居,阔别家乡几十年,陈先生特地带着自拍杆来到这里,环岛而行,“打卡”江心美景。陈先生说:“江心洲以前我们过来的时候就过来看葡萄,这边还没有搞建设,今天过来发现,南京最近几年搞得挺漂亮的。”在岛上住了二十多年的赵先生告诉记者:“小时候这边都是泥土、化工厂之类的,现在就变成绿植,好很多。”
江心洲绿色慢行交通系统全长约140公里,利用人车分离的建设理念,将江堤路、林荫路、滨河路等连接起来,构筑一套与机动车交通完全分开的城市绿道系统,“四季常绿,三季花开”。贯通全岛南北的林荫路,原本是一条十公里的乡村公路,为了保留江心洲历史文化和原生态肌理,林荫路以原生态木栈道串联起整个水杉林的游览路径,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地原样,成为见证江心洲变迁的一个活样本。
站在江心洲大江侧的观景平台上就可以看到正在建设的长江五桥,这座大桥建成以后,就成为一座连接江北新区、江心洲和河西的新纽带,沿着长江我们的绿道也是一路铺行,这条绿道不仅仅是一条休闲、健身、娱乐的景观道,其实它也是整个岛的一个安全防护网,起着防汛和防护的重要作用。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开发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部副总规划师吴凡说:“我们是按百年一遇的防洪堤进行建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采用了一些生态的技术,比如说生态石笼、雷诺护垫,打造成滨江慢行空间。”
由于江心洲内部地势较低,自然形成凹地,面临较为严重的雨洪涝水风险,除了防洪大堤,生态岛还采用雨洪管理系统、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塘等手段,维持全岛生态绿地的建设,维护全岛生物多样性。
绿道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城市风貌,更加改变了人们的心情。吴凡告诉记者:“全岛大概有百分之五十五的用地,是作为生态保护用地保护下来的,未来我们会把这些绿道包括绿色生态系统,进行打造串联,比如我们未来会做一些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央公园的建设,包括绿色发展示范的建设。”在绿道中,人们既可以休闲漫步,又可以开展自行车、马拉松等体育健身活动,未来,江心洲将进一步整合绿色生态资源,全面打造以步行者为中心的生态绿色城市。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李冰清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