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这条城中古巷启动保护修复工程。
2019年3月11日,该巷招商中心成立,标志着延续十年左右的整体修复工程已进入尾声。同年7月,小娄巷将开街!
小娄巷
小娄巷,古名鸣珂里,900多年历史
又名戴墓巷(因有戴氏墓)
后因与大娄巷(古名楼巷)相对
改名为小娄巷
小娄巷位于无锡市中心,东西走向,全长近300米。规划建设的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西起新生路,东到小娄巷横街,南临无锡市公安局,北迄福田巷。街区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密集,多为具有明清风格的窄开间多进深的传统民宅建筑群,是无锡城区现存历史最久、面积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巷弄之一。
小娄巷街区中的文保建筑保护范围内
共有24组文保建筑
其中有两处是国家级文保建筑
小娄巷的修缮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原则组织多方专家论证,精心调整规划方案,重点突出对小娄巷传统建筑肌理的织补,保留小娄巷民居建筑原貌和传统街巷风貌。修缮后的小娄巷解决了屋面渗漏等问题,补修了残损的木构件和墙体,恢复了原有的门窗小木作及油饰,复原了建筑群原有组合结构。截至目前,小娄巷24组文保单位已经全部通过省级文保部门验收,两个阶段保护修缮工程也已通过市文管局验收评审,专家意见可进入使用阶段。
在小娄巷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条古韵十足的街区已初步成形(下图)
与周边的现代办公楼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主街两边,多是窄开间、多进深的传统民宅建筑,从大门一眼望去,一进进院落层层叠叠。福寿堂、谈氏宗祠、佚园等“国保”单位经过修缮,保留并再现了原风貌。万备堂的院子中,留有一处圆石围出的空地,放置了毁于战火的太湖石“五老峰”复原件。历史遗存“百丈备巷”经过修整,加装了屋顶,曲径通幽。现场工程负责人介绍,这条备巷除了通行,还起到间隔防火的作用,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
小娄巷里故事多
小娄巷自古为无锡文化之泉眼,这里曾有千年来诗书传家的名门望族谈氏、秦氏、孙氏等;有追随国父、献身革命的秦毓鎏、;亦有钻研数理、精研玄思的王永积、王序、王选等人。
历史上科名累累,仅明清两朝,这里就出了1位状元、13位进士、15位举人和近80位秀才,被称为苏南地区的“才巷”,文人墨客熙攘,达士名流摩肩接踵。从古代的兵部尚书到当代的两院院士、著名高校校长等等,可以称得上才旺之地。
目前,小娄巷街区整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招商工作己全面展开
将引进国内外之名品牌及文创非遗产品入驻
未来,小娄巷将打造成集旅游、休闲、
文化、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展现“江南书香,无锡才巷”的盛世风情
期待“打卡”历史悠久的小娄巷
感受老发头里无锡街巷的美好时光
(来源:无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