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大好时节,这两天,在江苏句容茅山镇丁庄村葡萄种植户毕年胜的葡萄园里,一袋袋散发难闻气味的肥料堆放在葡萄园,今年68岁的毕年胜正和工人们忙着将袋子里的肥料拆开铺散在葡萄树下。毕老称,这是醋糟,专门用来改良土壤的,今年买了50吨,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了,加上前两年总共用了大约180吨醋糟铺在葡萄园里了。
为啥要用醋糟铺在葡萄园,毕年胜笑着说,这还是农业专家赵亚夫教给他的“妙招”。三年前,有一次赵老来到他的葡萄园,仔细看了葡萄园的情况,并分析了土壤土质,建议毕年胜从当年开始不要施化肥,而是改用醋糟和有机肥来改良土壤,并且连续用三年。后来,毕年胜有机会到日本学习,看见人家葡萄园里的土壤,令他感触很深:“人家的土壤一棍子插下去,最多能插一米多深。”于是,毕年胜按照赵老的建议,在他葡萄园里铺醋糟,施有机肥,并采用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
毕年胜告诉记者,他家50多亩葡萄园,从葡萄采收之后,先是每亩施200斤饼肥,然后再施1吨左右有机肥,最后根据土质情况再铺1--3吨不等的醋糟,这样算下来,每亩的肥料成本就要1450多元,50多亩葡萄园每年就要花7万多元。但经过3年下来,毕年胜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毕年胜说:“现在葡萄园里的土质明显感到松软了不少,走上去软绵绵的。”土质改善是一方面,真正带来质的飞跃是葡萄品质的提升:“从前未改良,一斤葡萄只能卖几元,现在改良成效出来了,品质也是进步了好几个台阶,一斤都能卖到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了。”老毕开心地说。当记者问起2018年毕年胜的收入时,老毕保守地告诉记者说:“大概三四十万元吧。”
又是一年春耕,今年老毕又投入了几十万,对原来葡萄园低矮的插地棚改成了高大的钢架联栋大棚,便于机械化耕作,省力化栽培。老毕说:“下一步根据每个葡萄园的土质情况需要还将继续进行改良,从土地里种出葡萄,不能亏了土地,既要把土地养好,又要让消费者吃得安全放心。”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