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日本志愿者

2019年03月03日 21:01:36 | 来源:紫金山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想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名年逾六旬的日本人,名叫吉川淳子。她努力用中文告诉记者,从日本来到南京,并且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称“纪念馆”)的志愿者,是她自己的决定。

  3月3日,在2018年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表彰大会现场,她告诉记者,她在日本了解到日军侵华的部分史实,这刺激着她要做一些行动。

吉川淳子.jpg

  吉川淳子手捧南京大屠杀研究书籍。受访者供图

  “来南京,就是想要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

  “年轻的时候,我在日本读的就是历史专业,也一直在研究日本侵华的历史。”2009年,吉川淳子来到北京,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还拿到了中国的医师资格证。2018年,吉川淳子取得了硕士学历,后来被录取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

  来到南京,那么就离自己的愿望更近一步了。她参加了纪念馆的志愿者招募,成为了一名特殊的志愿者。日本的朋友听说她在这里工作,会推荐来中国的朋友过来找她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除了参与讲解,她还能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不仅翻译日文史料,还将纪念馆研究人员的作品翻译为日文发表,让文章传播更广。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阮忠(入选南京十大历史、新锐文化地标).jpg

  阮忠 摄

  “日本应该学习德国,承认历史,应该向中国道歉,否则永远无法和中国做朋友。我了解有的幸存者过得非常艰难,我希望日本政府能够给予他们一些赔偿,我想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吉川淳子补充道,“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很大能力做些什么。但我认为,只要更多的老百姓了解了真正的历史,就会有利于中日关系友好。”

  15年来,注册志愿者超过2万名

  除了吉川淳子,纪念馆还有很多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讲解、翻译、引导、救助保障等一线岗位。河海大学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范梓幸参加志愿工作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平时主要负责讲解。“我时常会给外国友人的团队讲解,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我会把重点讲解给他们听。我发现那些没有遭遇过南京大屠杀类似灾难的民族,不太理解这种创伤和心路历程,通过我的讲解,他们会更加熟悉这段历史,让他们感受更加深刻。”

  据了解,纪念馆自1994年成立志愿服务工作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以来,注册志愿者达21984名,累计服务时间达百万小时。目前在馆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包括“三大类范围,八分项岗位”,即“社会教育类、专业服类、辅助管理类”等三大范围及“讲解服务、文明引导、文艺演出、语言翻译、文物研究、关爱扶助、宣传推广、团队保障”等八项岗位。

(来源:紫金山新闻 编辑/方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