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生态文化走访:情注海疆满眼绿

2019年03月03日 06:55:14 |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迄今为止,我省历史上各方关注度最高,社会参与面最广,生态效应最为凸显的一次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苏北盐城市大规模全面展开——在千里海疆创建100万亩高标准防护林,打造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滩涂生态绿洲。

  百万亩究竟有多大?2月12日,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汤中文掰着指头算起来:盐城海岸线长582公里,即每公里海岸线植树2000亩。形象地说,建设百万亩防护林,相当于从盐城沿海最南端绵延至北端千余里,将构筑一条宽近1.5公里的绿色长城。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是盐城机构改革新转隶组建的局。此前,汤中文是市林业局副局长,今年是他在林业战线从事造林绿化工作的第二十九个年头。

  汤中文在安徽农村长大,从小看到家乡四处都是树林,耳濡目染,对绿色特别钟情,所以大学填报的专业是园林绿化。1990年,作为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毕业学生,他被选调到盐城林业战线工作。

  说起来盐城工作之初,还有一段小故事。汤中文,一个2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刚走出大学校门,就和一起工作的伙伴开玩笑地拍起胸脯:“将来咱们谁要有本事,就把盐城到处都栽上树,让盐城变成绿色的城市。”

  29年,汤中文一直冲锋造林第一线。他个人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到原市林业局林蚕处处长、副局长,并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十二五”期间,盐城造林总量全省第一,达80多万亩,占全省六分之一;先后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建设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大洋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华都国家生态公园四大国家级公园。

  进入“十三五”,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绿色生态发展。2016年,盐城启动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的考察、论证、规划等工作;2017年,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全面启动。

  2017年至2018年,全市共完成造林27.85万亩,改造提升32.7万亩,新增城镇绿化面积7097公顷,造林总量全省第一,全市林业总产值286亿元。沿海5个万亩新林场已经有3个达到万亩标准,全市沿海林场数量达到10个。至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面积达50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7%,活立木蓄积量1137万立方米。

  千里海疆构筑绿色长城。29年来,汤中文深入全市各地调查研究,拿规划、做方案,推进林业产权改革、倡导建设新林场、督查重点工程,见证了绿色盐城的兴起与壮大。

  到盐城工作,汤中文从最初的绿委办到市林牧渔业局、林业局,再到现在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尽管换过不少岗位,但他始终以一颗事业心对待工作,以一颗尊重心对待同事,以一颗责任心对待家人,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平凡岗位,把干好所从事的工作当成自己应尽的职责。

  植树造林,首先要解决的是树往哪里栽?

  20多年前,在没有看到直接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农民是不会把成片的地拿出来栽树的。

  怎么办?只能利用农田周边、小型河堤,在田间见缝插针地栽。

  树栽起来了,新的矛盾也来了:长高的树影响到庄稼的生长。结果是,树被毁了。

  “春天栽,夏天黄,秋天下锅堂”是当时的植树情景。汤中文分析树栽不下去的原因:“老百姓没有积极性。”

  如何激发老百姓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是政府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1998年12月,东台市率先在当时的四灶镇试点,将农田周边栽好的树卖给农民。

  敏锐的汤中文意识到,东台的试点值得推广。在领导的支持下,他积极调研并形成盐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这是盐城林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举措。

  2007年,盐城森林覆盖率仅为12.52%,远远达不到省里提出的20%的小康标准。为此,市委、市政府发出建设绿色盐城的“动员令”。

  “盐城地域面积大,要提高一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需要种植22.5万亩面积的树木。”刚接任林蚕处处长,就面临小康指标大考,汤中文压力山大。

  有压力就有动力。爱琢磨的汤中文想:我们的前人在海边造了3个大林场,我们为什么不建新林场?

  接下来,盐城提出沿海5个县(市)一家建一个新林场。一下子增加了成片造林面积,迅速提高了盐城的森林覆盖率。

  由于土壤盐碱含量高、板结严重、透气性差等原因,沿海滩涂一直被视为“绿化禁区”。在沿海地区大面积栽树,不仅要改良技术,而且对树种要求高。工作中,汤中文积极探索沿海林业技术发展的新途径,组织实施林业金桥工程、百师工程,引种繁育了竹柳、中山杉、弗吉尼亚栎等十几种耐盐碱造林绿化树种,并编印《盐城市造林绿化适生树种指南》等技术资料,亲自组织培训、进行科技服务。

  绿色盐城建设不能靠东一榔头西一棒,必须有有效的抓手。作为市级主管造林绿化业务处室的负责人和技术专家,汤中文发挥专业特长,具体负责组织和编制了《盐城市现代林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盐城市绿色沿海建设总体规划》《盐城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盐城市科教兴林规划》《盐城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盐城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建设规划》等一大批工程项目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提升科学造林水平。此后,盐城重点重抓,全面实施工程化造林,绿色村庄建设、绿色园林、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工程,一个个重点项目,推动着绿色盐城的稳步发展。从2008年起,盐城连续造林面积全省第一。

  “植树造林不仅要有社会效益,还要有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建设林业百亿产业的目标,汤中文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组织各地发展高效花卉苗木基地,新建设设施果品基地,大力推行高效林业复合经营项目,整体提高全市林业产业的升级。目前,全市果树面积37.15万亩,花卉苗木面积20.15万亩,桑园面积21.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134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88亿元提高到现在的269亿元。

  沿海成片造林全国领先、全省率先;林权改革全国率先;湿地资源全省第一;森林小镇、森林村庄全省前列;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盐城市绿化条例》……种一片林,留一片绿,盐城千里海疆之上栽下一道绿色长廊。29年来,汤中文为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盐城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本人11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被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先后11次受到市委和市政府表彰,获省政府农业科技推广奖二等奖,被评为“盐城好人”。

  (来源:盐阜大众报;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