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使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后劲。牢记总书记嘱托,江苏以创新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在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南京中电芯谷高频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正在对高频芯片的性能进行测试。这里是由南京秦淮区与中电集团五十五所合作,利用老写字楼、老厂房改造的一个产业孵化基地。过去,像五十五所这样的军工科研院所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利用城市“硅巷”模式,“大院大所”与“城市空间”有效融合,营造出了更多创新生态,加快成果转化。


中电集团五十五所首席科学家、南京中电芯谷高频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堂胜说,在高频芯片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装备应用的自主保障。我们这个平台的一个任务就是向产业这个方面去进行转化,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以创新引领、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江苏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做出的关键抉择。立足优渥的科教资源优势,江苏着力打通“科研”与“产业”通道,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积极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大规模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正在建设中的苏州相城区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目前已敲定引进5家研究所、20家高端研发公司,培育孵化100家高技术公司,瞄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五大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苏州市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说,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我们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谋划了转型的路径,直接往研发产业来转型;用3到5年的时间,在这五大产业领域,争取在全国走在前头。
新动能的集聚既来自新技术、新产业,也来自于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走进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全球第一条起重机的大型结构件智能化产线上,18道工序一气呵成,生产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徐工人坚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跨越一个个创新高度中向行业“珠峰”冲刺。


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主任工艺师吕金波说,总书记来徐工视察时指出,要抓好制造业、要加大投入,掌控技术话语权。在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加快起重机智能制造的研究和应用,力争在2020年以前完成整个智能工厂的建设,对整个行业都是比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正在江苏扎实推进:
编制“十三五”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政策顶层设计高位布局;
启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制定实施科技创新40条政策,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正式运行……一系列探索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加速推进;
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动税费减免、降本增效……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举措正抓紧落实。
2013年以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从37%提高43.8%。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26万亿,同比增长6.7%,以全国1.1%的国土、5.8%的人口,生产出10%的经济总量,用走在前列的过硬成果,奋力书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江苏省工信厅副巡视员周毅彪说,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更好地在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培育自主企业,作为重要的主攻方向;使整个江苏的产业链更加完善,集群化规模更大,整个企业的结构更加优化;在建设制造强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间发挥积极作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艺 李栋 罗聪懿 张正 俞海 周雷 苏州台 徐州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