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假币,大家一般想到的是100元和50元面值的。而对于5元、10元和20元小面值人民币流通,人们则甚少起疑心。然而,正是这一疏忽,给了犯罪嫌疑人以可乘之机。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会同雨花台分局破获一起新型网络制贩假币案,成功摧毁一个遍布全国七省市生产销售使用假币的犯罪集团,捣毁假币生产窝点3个,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现场查货伪造的人民币4000余张,假币面额高达8万余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案的犯罪嫌疑人正是将使用假币范围控制在小额人民币流通较多的农贸市场及小超市。
案发:菜场摊主报警求助称被小额假币坑了
2018年,南京警方接到市民孙某的报警电话,孙某称近期在卖菜时收到了几张假币,希望民警能帮忙找到假币源头。孙某告诉民警平日自己就在家门口菜场内摆摊卖菜,每个星期都会集中对自家的账目进行整理,但没想到这一次整理过程中竟发现有几张假币,孙某告诉民警,自己卖菜生意不错,每天菜市场内来往人都很多,来买菜的人以附近的中老年住户为主,扫码支付钱款的人少,使用硬币及5元、10元、20元的人居多,而孙某的摊点有时候忙起来根本没时间检查收到的钱,因此自己也分不清楚到底是谁用假币坑了自己。
根据民警多年的办案经验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同一伙人所为,在查看大量周边监控视频后,警方锁定了一名年轻男子仲某,根据监控显示,辖区内的部分农贸市场内都有这名年轻男子的身影,而警方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该男子经常出现的农贸市场都发生过摊主收到小面值假币的情况。
抓捕:抓获假币“厂商”牵出网络“销售商”
在多日走访调查中,最终民警在雨花台某菜场附近发现了仲某的踪迹,并立即对仲某进行了抓捕,在其住所不仅找到了数百张20元面值的半成品假币,更是发现了多份防伪纸及打印设备。而这些设备、耗材均系专用,与平常办公、广告行业采用设备并不同。
据仲某交代,自己将假币印制好后,就联系一个名叫“指界”的QQ网友,由名叫“指界”的网友通过若干QQ群对外销售。民警经过大量线索整理民警发现“指界”的真实身份李某为河南某市人,为了可以顺利将以仲某为首的伪造货币犯罪团伙进行统一收网行动,后南京警方与河南当地经侦部门取得了联系,沟通案情并制定周密抓捕计划。
2018年12月中旬,南京警方经过精密部署研判,捣毁假币生产窝点3个,在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抓获6名多次购买假币的下家,印制好的不同面额假币人民币半成品2000余张,面额达40000元,及相关作案工具数十件。
醒悟:男子买假币“捞偏门”,被抓后称提心吊胆获利还不如以前做工多
经查,自2018年9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仲某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犯罪嫌疑人李某线上联系,从李某处购买大量印制假币的防伪纸和打印机设备,向其学习制造假币的方法后,将半成品假币寄往全国多地。此外,仲某还会“实地检测”自己所制假币是否好用,这才有了仲某多次出入辖区多个农贸市场及零售商店使用假币的行为,而仲某主要使用的假币面额就是他仿制经验丰富的10元、20元假币。
在案件侦办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仲某向警方交待,在收到“上线”邮寄来的半成品假币后,不会直接使用,而是通过上家所传授的“技术”将半成品假币再加工,做成可供直接使用的假币“成品”。
据仲某交待,自己本来是做装修生意的,前几年自己因为赌博将家中的数十万存款全部输掉了,从富有到穷困的落差让仲某失去了继续做生意的想法,并打起了“捞偏门”的算盘。
而走上了这个“偏门”后,为了能把假币花出去,仲某购买的都是小额面值的。仲某在使用小额假币时,只能找粗心大意的商家,而且一般也要使用两三次才能成功一次。仲某称,自己每天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寻找作案目标上,不仅“收入”比踏实做工低,每次使用还提心吊胆,生怕别人报警或者拦住自己不给走。
人民币辨别方法:
一看、二摸、三听、四测
看:仰光透视,真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可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假币多数票面则是颜色浑浊、色泽灰暗。
摸:真币纸张手感光洁、厚薄均匀、坚挺有韧性,票面上行名、水印、盲文、国徽、主景图案等凹印部位,凹凸感较明显。而假人民币大多用普通商业用纸制造,厚薄不一,手感粗糙、松软、挺度差,一般是平版印刷或复印,平滑、无凹凸手感。
听:人民币是专用特制纸张制成的,具有挺韧、耐折、不易撕裂的特点,手持钞票用力凌空抖动,手指轻弹,或用两手一张一弛轻轻对称拉动钞票,均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而假币纸张发软,偏薄,声音发闷,不耐揉折。
测:例如可用简单仪器进行荧光检测,人民币纸张未经荧光漂白,在荧光灯下无荧光反应,纸张发暗;假币纸张多经过漂白,在荧光灯下有明显荧光反应,纸张发白发亮。
来源:紫金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