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照明灯穿上散热好还漂亮的“铝装”

2019年02月27日 10:01:52 | 来源:泰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葛爱军(中)与员工一起研究产品。

  人们都说人靠衣装,照明灯也一样。姜堰区白米镇纪林村返乡青年葛爱军,专为各种照明灯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灯壳铝装”,创成国内照明灯“铝装”生产基地,产品供不应求,吸纳当地近百村民家门口就业。

  返乡创业盘活闲置厂房

  2007年春节,葛爱军回家乡过年,看到村里闲置的1000多平方米厂房和不少闲散尚未脱贫的村民,滋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但遭到了家人和亲友的一致反对:“你在苏南已成家立业,且有着稳定的收入,何苦回来找罪受?”

  “我是喝家乡水长大的,不能光顾着自己过安稳日子,学到本领理应回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葛爱军说服了亲友,经过慎重考虑,他辞去苏州月薪过万的工作,并卖掉苏州的住房,带着妻子回到纪林村,拿出多年的积蓄,改造装修闲置厂房,购买先进设备,新上铝制品生产线,创成江苏兆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下简称兆铝公司)。

  办厂之初,葛爱军白天打理厂里的事,晚上就召集员工“上夜校”。他手把手教每位员工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葛爱军的妻子杨莹莹说起那段时光心疼地说:“那阵子,他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的囫囵觉,比在苏州时瘦了10多斤。”

  第一批铝制品走出生产线,葛爱军如获至宝,仔细端详和检测。杨莹莹说,那时的产品就是简单的铝型材,属上游原料,质量要求并不高,可丈夫拿着游标卡尺,处处测量,哪怕0.1毫米的误差都不放过。

  创新开发百余种“铝装”新品

  “企业要不断创新科技含量高的新品,才能做大做强!”葛爱军说,2013年,他开始扩建厂房,投资1000多万元,从日本、德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购进50多台套先进设备,建成了智能化加工中心,开始研制附加值高的照明灯外壳铝制品。

  葛爱军深知,公司要想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掌握核心技术。他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江苏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仅一个月就组建起10多人的研发团队,还请来吉林大学博士后王莉等人才精英加盟。

  照明灯的外壳用铝材料制作,具有耐热耐高温、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好等特点,但客户对外壳的造形要求高。葛爱军带着科研团队查资料、开模具、做试验,花费半年时间,不仅研发了高强度的散热铝,还开发出花瓣、荷叶等100多种造形精美的灯壳。

  葛爱军说,照明灯的外壳,就是灯的衣装,穿上身不仅要实用还要漂亮。“我常跟员工说,人靠衣装,灯靠‘铝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量身定制,争做行业“冠军”

  “科技创新无止境。”兆铝公司到处印着这句显目的标语。葛爱军说到做到,近两年投资3000万元新上了“LED汽车大灯散热组件一体加工”智能化生产线技改项目,几台机器人流水线作业。他信心满满地说,这条生产线可以为新能源汽车配备所有照明灯服务,既生产灯壳,还生产相当于照明灯“芯片”的核心散热组件,电能光能转换率80%以上,传热均匀,节能无热损,延长了灯的寿命,放大了灯光柔和度。

  这几年,葛爱军每年都拿出销售收入8%以上的资金设计、研发新品。源源不断的新品为兆铝公司注入了持续强劲的发展动力,公司成为国内照明灯“铝装”生产基地,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

  如今,兆铝公司的客户遍布全国,不仅与世纪亚明照明、北京蓝卡、金超霸照明、源光照明、柏年光电等国内几十家名企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还与飞利浦、松下等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构建长期稳定的供货网络,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电子、电器、机械、航空以及照明灯具行业,成为业界后来居上的“领头羊”。

  葛爱军说,下一步,公司会进一步瞄准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各种个性化产品,争做行业“冠军”。

  创业门道

  1 创业要巧用闲置资源,节省投资成本,盘活闲置资产,快速起步。

  2 创业者有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掌握开发新品的核心技术,不断研发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

  3 勿以“利”小而不为,即便是几分钱的订单也要认真对待。要知道,客户的信任是拿钱买不到的“产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