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新婚燕尔的女子,却查出患上了宫颈癌。无论是她个人还是家人,都有着强烈的生育意愿。不幸中的万幸,江苏省肿瘤医院专家针对她的病情,术中为她保留了子宫。不过,专家指出,这么幸运的患者还是很少的,大部分宫颈癌患者都无法保留生育机会。如今,宫颈癌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定期筛查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30岁患上宫颈癌手术保留当妈机会
30岁的银行白领小陈(化名)新婚燕尔,正在备孕阶段却被确诊为宫颈癌。小陈的工作能力很强,办事干练。半年前,发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工作忙的她也没放在心上。近来明显加重,尤其同房后出血明显,才抽时间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宫颈癌时,她觉得天都塌了,虽说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好,有望长期生存。但是正在积极备孕的她,如果子宫被全切,就再也没机会要孩子了。这无论对于她和爱人,还是对盼望孙辈的双方家庭都是沉重的打击。
收治的江苏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医师王金华经过全面检查评估,发现小陈的肿瘤小于2cm,周围宫旁没有受到侵犯,判断她为Ⅰb1期,增强CT提示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没有淋巴结转移。经与患者和家属反复交流,结合患者强烈的生育欲望,王金华为她做了保留子宫体的宫颈广泛性切除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中为患者保留了子宫体,为患者后续生育带来了希望。
网络配图
大部分宫颈癌患者再没机会怀孕
据王金华介绍,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患者约53万人,约有20万人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女性肿瘤第二位。以往宫颈癌病人大多集中在40岁以上的年龄段,而近年来35岁以下患者越来越多,同时城市女性的生育年龄延迟,导致很多宫颈癌患者还没有生孩子。当她们被确诊为宫颈癌后,患者和家属都迫切地想知道,手术时还能不能保留子宫和卵巢?康复期能否像正常女人一样过性生活?有没有机会要个孩子?王金华无奈地说,有机会当妈妈的宫颈癌患者只有很少一部分。因为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有着严格的手术适应症,一般宫颈肿瘤小于2cm、分化比较好的鳞癌,而且没有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才能够实施;对于存在任何术后需要放疗的患者,以及腺癌或其他类恶性肿瘤均不能进行该类手术。
王金华表示,在我国,由于大家对宫颈癌筛查重视不够,绝大部分患者发现宫颈癌时,已经到了中晚期。这些患者大多在半年前或更早前发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因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而没有被重视,等到症状明显加重才到医院就诊。有位女高管春天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到秋天才就诊,妇科体检时大量出血,宫颈肿瘤已经有7cm;另一位女性因为经常出差,发现白带异常也没有重视,就诊时白带已经恶臭。到了这种程度,已发展到了中晚期,治疗上只能采取放射治疗,不仅不能保留子宫,而且也可能将失去卵巢的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早衰、更年期症状提前、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疗效也相差甚远。从五年生存率来看,经过规范治疗,一期宫颈癌可达80%以上,三期、四期的宫颈癌只有不足30%。所以,患了宫颈癌能否保住子宫,还能不能做妈妈,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年轻女性正在成为宫颈癌“新宠”
据王金华介绍:“随着宫颈癌年轻化趋势,临床上30多岁的患者并不鲜见,国内有14岁宫颈癌患者的报道。”原本40多岁高发的宫颈癌,正一步步逼近年轻女性,我国3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比例持续上升。1975-1979年,35岁以下患者不足3%;2005-2009年,已经达到15.7%;近年来,临床上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王金华表示,年轻女孩成为宫颈癌新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过早发生性行为,早婚,早育。过早的性生活、生育,在生活中具有多个性伴侣,女性初次性生活在18岁以前,宫颈癌的发病率要提高10倍以上,因为青春期宫颈上皮发育还没完全成熟,抵抗力差。此外,女性本人或其丈夫的性伴侣越多,宫颈癌的发生率也越高。宫颈炎、阴道炎等细菌感染不及时治疗,经常刺激宫颈会引起癌变。反复流产,不注意经期和性行为后的卫生,长期熬夜加班,生活不规律,吸烟等也是宫颈癌的诱因。
王金华提醒,宫颈癌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宫颈癌有一个较为漫长的癌前病变期,从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至宫颈癌常常需要5-10年,而且宫颈癌九成以上与HPV感染相关。因此,有两种途径可以有效减少宫颈癌,一是控制HPV感染;二是进行有效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并进行有效处理,阻断向癌发展。
(来源:南京晨报;编辑/张闻芝)